化廢為寶?
炸薯條、焗薯皮,都是常見的小食,不過最近就有幾位意大利產品設計師為了環保,實施“Why not both”精神,設計出用薯仔皮製造的炸薯條包裝“Peel Saver”,以減少全球每年大量消耗薯仔而造成的垃圾──薯皮,還因此獲得意大利 Rossana Orlandi Plastic Prize“包裝設計”銀獎。
設計利用薯皮本身的澱粉和纖維成分,經過浸漬及自然風乾的過程,令其變硬、有黏性,成為一個可以盛載炸薯條的容器。設計師指出“所有原材料都是將廢物利用,百分百可降解,使用後還可被動物食用或作植物肥料,再次投身自然生物循環之中”。不單善用廢物作原料,也減少了生產包裝所帶來的浪費和扔棄後構成的污染。
【摘自:〈意大利名師設計薯皮薯條包裝 · 廢物循環再造百分百可降解〉,ACOO,二○二一年六月二十二日】
俗語有說:人靠衣裝,佛靠金裝。然而,這種講究“包裝”的思維不只應用在人,還有事物。君不見在超級市場、百貨公司中的商品,無不配有一個精美絕倫的包裝,更貼切的說,包裝本身也是商品的一部分。而這一重又一重的包裝,最後就成為了“垃圾”,被人用完即棄。
“裸買”固然是最理想的解決方法,但由重重包裝到裸買,中間要跨越的尺度之大,根本不可能一蹴而就;既然如此,學會將包裝好好利用正是中間落墨的方法。當薯皮可以作為炸薯條的包裝,那蒸餾水的塑膠水樽又能否以其他更環保的物質代替?甚至我們每天戴在臉上的口罩,那些口罩膠袋除了直接被丟棄外,可否有其他用途?
類似問題可以一直延伸,但關鍵都是一個概念:我們認知的垃圾,其實只是放錯地方的資源;所以,不是甚麼化廢為寶,只是寶物在前,我們卻不懂善用。
穆 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