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2年10月13日
第B03版:要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中共開創“無窮之路”

二○二○年五月,“懸崖村”貧困居民告別了出行要走二千五百五十六級鋼梯的“驚險”生活。

丁真走紅後,成為家鄉理塘的文化旅遊形象大使,也為這座藏地小城的旅遊業帶來轉機。

中共開創“無窮之路”

二○二○年五月,四川大涼山“懸崖村”三百四十四個貧困居民搬進了扶貧移民安置點設施齊全的新居,從此告別了出行要走二千五百五十六級鋼梯的“驚險”生活。而“懸崖村”部分舊舍則配套水沖廁所和洗浴間,改造成民宿。“懸崖村”因能俯瞰森林雲海、古里大峽谷、金沙江而成為旅遊勝地,這也是當地村民新的收入來源。

這是香港TVB主持人陳貝兒拍攝的紀錄片《無窮之路》中的一節,類似的脫貧致富故事過去十年在中國不斷發生。去年二月二十五日,中國宣佈現行標準下九千八百九十九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成為第一個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

授人以漁扶貧

《紐約時報》曾質疑中國的扶貧成果,認為“運動式扶貧”投入過高,不可持續,運動過後,人們仍將回歸貧困。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中國式脫貧”是“授人以漁”的發展道路。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李小雲認為,一直以來中國的扶貧模式主要是“扶貧開發模式”,就是指政府不直接給貧困群體現金,而是通過培養貧困群體的能力讓他們發展生產,在市場上就業,同時為這些貧困群體提供培訓、貸款以及技術等支持,在此過程中擺脫貧困。

走訪六省十四個貧困地區的陳貝兒表示,如今她對國家的扶貧政策有了更多了解,扶貧不僅是“餓肚子給飯吃”,“缺錢就給錢”,而是讓當地人有自力更生的能力。

廣西壯族自治區灌陽縣正江村“光伏茶園”,將光伏面板安裝在茶園中,既不影響茶樹生長,也大大提高了土地和光能的利用率。二○二○年全村三百七十五戶貧困戶全部脫貧,“光伏茶園”為當地貧困人口每年人均增收一千二百六十元人民幣以上。光伏農業將原本生產率較低的傳統農業與附加值較高的清潔能源產業緊密結合,提高了單位面積土地的收益率。

在注重幫助貧困戶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如今的“中國式扶貧”也涵蓋了更多的發展理念,兼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運用新興科技在當地培育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同時達到保護生態的目的。不僅給普通民眾生活帶來變化,也避免了重走“先重發展,後重生態”的老路。

精準發力清零

按現行扶貧標準,截至二○一二年底,中國尚有九千八百九十九萬農村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為百分之十點二,比全球九成以上國家的人口都多。而國際經驗表明,當一國貧困人口數佔總人口的一成以下時,減貧就進入“最艱難階段”。

二○一三年,習近平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調研時,提供“精準扶貧”概念。二○一四年,國務院扶貧辦印發《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方案》,全國各地開始為貧困戶建檔立卡,建立扶貧數據庫,為貧困“摸底”。

二○一六年一月,習近平在重慶調研時指出,“扶貧開發成敗繫於精準,要找準‘窮根’、明確靶向,量身定做、對症下藥,真正扶到點上、扶到根上”。因地制宜制定精準策略,培育適合當地的可持續發展產業。從基建扶貧、教育扶貧、醫療扶貧、產業扶貧、科技扶貧等多方面入手,解決脫貧“最後一公里”問題。

精準扶貧不是以縣、村為單位,而是要扶貧到戶、扶貧到人。派“駐村幹部”深入每一戶調研,並給出解決方案,用人來彌補市場“失能”部分。至今,全國累計選派二百九十多萬名縣級以上單位幹部擔任“駐村幹部”,他們成為讓中國實現“貧困清零”的重要群體。

從脫貧到共富

脫貧之後,共富為先。按世界銀行標準,去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已接近高收入國家門檻。如今,擺在中國面前的是如何“分好蛋糕”,如何“先富帶後富”等問題。二○二○年十月,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制定促進共同富裕行動綱要,同時提出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在去年六月發佈的《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實施方案》中,“橄欖形社會”、“公共服務共享”、“精神富足”、“生態文明”等關鍵詞被寫進發展目標。

解決溫飽問題的中國,開始探索共同富裕的多元價值。共同富裕除了財富增長,更強調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致力於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民生領域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

近幾年,中國基尼系數始終高於○點四的國際警戒線,這是當前不可忽視的問題之一。解決了“絕對貧窮”,“相對貧窮”問題仍然存在。無論是財富,還是生活方式、現代化程度,中國城鄉、地域差距都非常大。從脫貧到共富,中國的“無窮之路”仍是任重道遠。

2022-10-13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20723.html 1 中共開創“無窮之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