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疾有感
友人侍疾月餘後,偷空吐苦水說,終於明白為什麼俗語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了。
她苦笑着說,照顧人不算什麼,充其量就是一個人的時間兩個人過,沒了閒暇。照顧臥床的病人雖然會面臨髒臭穢物,但因是親人,也能坦然接受。和不分日夜的照顧相比,病人磨人的性情才是讓她心累的源頭。
友人性格開朗,但架不住臥床老人強烈的表達訴求,視線內的要表達意見,視線外的開視頻也要表達意見,總之,對於生活中的事情基本保持百分之百的參與度。事情再多,每日也是重複,許多事情根本不用提,友人就會早早做好。但老人家卻習慣了支使,時不時就提醒友人該幹啥事,長此以往,友人就有點受不了了。
有意思的是老人家人緣還特別好,幾乎天天有人來探訪,友人都會準備回禮。但老人的朋友裏也有與人不睦,互不來往的。某次,友人準備好了回禮,老人忘記了某物已經送出,大呼小叫地要把已經送出去的禮送給在場的朋友,友人尷尬又不能明說,因為她已知道之前收禮那人與在場的客人有齟齬,又不能當場提醒老人,只能說您別操心了。至於客人是否以為她不捨送老人口中之禮,她已無暇顧及了。
諸如此類的事,弄得友人無比心累和煩躁。
直到有一天,老人家因心疼她睡着了,忍着凍沒喊醒她,結果弄得自己發燒了,暈乎乎的老人家終於皺着眉保持安靜。那一刻,友人才驚覺,原來那個絮絮叨叨、東扯西拉的老人家是那麼珍貴的存在,那是她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的表現,能囉嗦、能挑剔、能使喚、能和她大笑、和她生氣都是最好的相處,唯獨曾期待的靜默是她不想要的。
友人流着淚說,所幸老人家晚上就退燒了。但經過這一次,她將收斂自己的性情,珍視老人的囉嗦,歡喜接納,再不抱怨。
古 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