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3年01月02日
第C06版:教思
澳門虛擬圖書館

澳門引入自然教育的價值

澳門引入自然教育的價值

School源自古希臘語schole,原指休閒,後意指學校。工業革命後,學校教育已成為兒童及青少年學習最長時間的場域;其後在經濟效益及教學效率的考量下,課程及教學模式漸趨單一化,而且漸漸以升學為主要的教學目標。教科書成了知識的主要來源,學校也變成考試的競技場,學生的壓力不斷增加外,也有不少學校教育出現“沒有課書,學習就中止”的現象。

澳門特區政府成立後,加大教育資源的投入,提升改革的速度,但學科及課程內容陳舊,極度依賴外地教科書的情況仍然存在。為此,教青局一方面在本地教材下苦功,另一面則鼓勵學校因應社會及學生發展的需要,開發符合學生發展需求的校本課程,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讓學校不單是獲得知識的地方,也是學生發展個人興趣,心靈愉快成長的域所。科普教育是澳門中小學未來教學的重要方向,開發更多與澳門本地息息相關的自然科學教育活動,將是澳門新一代融入世界以及國家發展的新趨勢。

特區政府在二〇一七年頒佈的初中及高中自然科學基本學力要求,當中學習內容除可以在課書及實驗室中獲得之外,同樣也可以透過在自然環境中的親身觀察及體驗中習得。例如“生命科學”、“環境和資源”等內容,學生可從大自然的接觸中,領悟當中的精髓;既可加深學生對知識點有更立體的認知,同時可以減輕前文提及的“大自然缺失症”(nature-deficit disorder),以隱性課程的方式,培養學生人文關懷及生態保護意識。在針對幼兒的教學上,基於大部分兒童對大自然的鳥獸蟲林都會顯出濃厚的興趣,回歸自然的學習模式,兒童與自然生態有了直接的體驗,便很容易產生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而這種尊重也會成為知識的遷移,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孩子養成更高的精神品質。現實生活中,父母也樂於陪同小孩到戶外自然中“探險”,觀察山間的野花野草、草叢的小動物、溪澗的小魚小蝦、沙灘上的螃蟹與貝殼,暫離電子產品糾纏,這便是近年親子戶外活動非常火熱的原因。

多年來教青局已為不同年級的初中學生,每年舉行不同主題的校外教育活動,深受學校及學生的歡迎。但綜觀而言,對比其他經濟發展與澳門相當的地區,澳門教育走出校門及課堂的戶外學習並不普遍,更遑論投入大自然,進行深度的體驗學習。其主要原因是除了本地學校傳統都以校園作為主要教育場域外,真正的最大障礙,是地理環境的局限及缺乏戶外專業人員的支援。

澳門是世界著名的人口密集城市。雖然不斷填海造地去應對人口的增加,但戶外的自然環境,卻隨着社會發展而不斷縮小,氹仔及路環的郊遊設施經常出現人滿之患。現時可供學校進行戶外自然教育活動的地點不多,而且也未必能配合教學的需求。例如在黑沙露營區進行教學活動,整個海灘休憩範圍都人流密集,教學很容易受到干擾,學生的專注力也難集中,甚至有走失或溺水的風險。在二〇二三年的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行政長官賀一誠表示將在黑沙的閒置土地建立青少年活動體驗營,當中包括眾多的歷奇設施及露營區,這將大大提升澳門居民戶外活動的空間。按澳門公共設施的功能分類,市政署的戶外康體設施,主要是面向全澳居民運動及娛樂之用,而使用的人流,大多集中在周末及假期。現時市政署的黑沙青少年活動體驗營已進入設計分析階段,如何整合公共戶外設施,為學校提供一個合宜的自然教學環境,將是一個很有研究價值的課題。

自然教育是在戶外施行的教育,包含了冒險或歷奇的元素,以體驗新的事物,引發“受教時刻”(teaching moment),讓學生在剎那間深刻牢記新的知識,或掌握新的技能。戶外、冒險或歷奇等名稱,意味着這些教育活動,相對於學校內的課堂,有較多的不確定因素,帶有一定的危險性,需要戶外專業的指導人員帶領。透過專業規劃的風險評估與管理機制,排除或減低教育活動過程中的風險。基於戶外教學不是澳門學校教育的傳統學習內容,因此不會聘用全職的戶外專業技能教師。個別教師可能因個人興趣,自行參加相關培訓及考取認證,但他們在學校的職能,都不會以規劃及帶領戶外教育為主。在維權意識強烈的現代,缺乏戶外專業導師的情況下,單憑擁有學科知識的教學人員,即使在戶外進行的自然教育有諸多好處,也不足以推動學校冒險嘗試。因此,期望澳門學校建立恆常的自然教育規劃,培養具備人文關懷及生態保護素養的未來社會領袖,便需要新的思維,在教育場地及戶外專業支援兩個關鍵議題上,在不同的階段盡快開始,實施短、中、長期的方案。具體規劃,在下一篇再述。

(中小學生自然教育普及

計劃 · 二)

支 比

2023-01-02 支 比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36535.html 1 澳門引入自然教育的價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