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3年12月23日
第B07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潤物無聲)知崇禮卑

知崇禮卑

“知崇禮卑”出自《易經 · 繫傳》。“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南懷瑾老師視它為人生最高原則,他的《易經繫傳別講》有如下解釋:

“知崇”,要高瞻遠矚,要有最高目標。“禮”者履也,履就是走路,第一步要從最平凡的地方開始。“卑”就是卑下。目標要高遠,但開始時要從最平凡處起步。能如此,人生一定有成就。不然僅有高遠的理想,不曉得從最踏實的第一步開始,便永遠停留在幻想中。比如說創一番事業,着手的第一步要用你的智慧,踏在很低、很卑的地方,想一步登天就完了。“崇效天”,所謂崇高,就像效法乾卦一樣,像天那麼高遠的偉大崇高。“卑法地”就是像大地一樣,那麼實在、那麼能擔負一切。這個大地,擔負了萬物生命,好的壞的它都包容。

家父馬萬祺從小就教我要有理想,這個理想是從人類、從國家、從家族出發,偶然翻看家父與我的來往書信,那時我在英國和加拿大,其中一封他寫了七頁紙談越南之戰,另一封五頁紙談“文化大革命”,內裏很多觀點都是從基層人民的利益福祉出發,也有談及領導人治國之難處,引導我往高處、往大是大非處着眼。同時提點我腳踏實地,戒驕戒躁,凡事要做預算,選科要對社會有用,在異邦要學謙、忍、勞。因此十幾年在外的時間,我體會到華僑的辛酸及國家強大的重要性。有國才有家。家父告訴我國家如一個房子,需要大家齊心建好,才有地方擋風遮雨,建築時需遵從宏圖規劃,有了安全的地方才能一步步實現夢想。腳踏實地包括不奢華、不好勝、不妄語、不妄想……要經常自省,否則自我膨脹之後,跌下來便粉身碎骨。

南老師教過我藥山禪師的一對偈:“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他告訴我,個人修養境界可以很高,但也要有救世救人的精神,要利眾生,要深入社會底層。修心之後一切回歸社會,“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

馬有慧

2023-12-23 馬有慧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09646.html 1 (潤物無聲)知崇禮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