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與不仁
一位高僧大德與一些善男信女到餐廳用餐,席間有人問能不能點肉菜,大德說隨意,於是衆人各憑喜愛,不避葷腥點了滿滿一桌,上菜後,大德笑咪咪地說:“其實我不吃肉。”素食店的店長說到這裡,問在座各位,大德為何如此呢?
有人說,這是恆順衆生。當衆生無明,又嚮往離苦得樂的初期,貪、嗔、癡、慢、疑並沒有多少改變,也不知畏懼因果循環的精密微妙。有些靈性導師就會仁慈地採取這般隨順的方式,讓人們覺得修行解脫並非嚴苛到不近世情,順應善男信女的習俗,等他們在各自的歷練中時機成熟,真心渴求解脫之法時,緣法自然水到渠成。
店長說,修行是修自身,不干涉他人的選擇。
兩個說法都對也都不對。恆順衆生是在尊重、包容他人意願的情境下幫助他人,而非順應他人無明的行為,不知不覺成為惡業的助力。
修行確實是個人自己的事情,但若能憑藉互尊互重的恭敬心引導他人多築善根,又何嘗不是修行的功課?
何況“天地不仁、聖人不仁”便是遵循造化的旁觀視角,不干涉、不參與,讓一切順宇宙規律與因果邏輯運轉,永動、循環還是崩塌,皆無所謂。但衆生中的人類是有思想靈魂的,也是蒙昧無明需聖哲指導啓迪智慧的。“服民以道德,漸民以教化。”人類的子孫要承載的不僅是物質資源、文化思想,還有生存環境。我們可以忽略當下地球上文明與文化差異造成的傷痛,卻不可以忽視生存環境的步步驚情。
勸人素食、導人向善並非要強人所難,而是希望更多人明白純素食帶來的並非僅僅是狹隘的積功德、種福田這些個人利益,而是停止環境污染、遏制暖化最行之有效的捷徑。畢竟,關閉一張嘴比關閉一間化學污染工廠快得多。
很多事都是一體兩面,很難用非黑即白去判定,但若能得見內中因緣脈絡,便能周到、得宜。
古 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