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4年01月14日
第B08版:閱讀時間
澳門虛擬圖書館

直面老去的恐懼

《變老的勇氣》 作 者:岸見一郎 譯 者:王蘊潔 出 版 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12月

直面老去的恐懼

人活到一定年紀,便會開始思索年華老去的問題。無論我們是否願意,青春總是會跟隨時間悄然而逝,內心暗暗醞釀不安與恐懼,然而無法逃避,正如作者岸見一郎所言:“每個人都必須面對逐漸變老的事實。”

老去總是與衰弱和退化連結在一起,所以變老才會給人負面的感覺,但作者說:“不必覺得變老就是退化,而應視為一種變化。”人生正如四季更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不同季節各有優點,各有該做的事,正如我們不會在冬日插秧。年少與年老,每個時期都有它的美,無法比較。以這個角度來察看變老,便不會再從否定的角度去看待它。

人們對年老的恐懼還來源於它對追逐成功的威脅。從前輕而易舉做到的事,年老時卻力不從心。年少追夢,豐功偉業,收穫社會意義上各式各樣的“成功”,以為這就是幸福,殊不知,成功並不等於幸福。達成某種特定目標確實能稱之為成功,但幸福並非在某個結果來臨時才存在。作者說:“即使年華老去,已經無力做任何事,也不會對自己的幸福有任何影響。”人的價值不能以生產力來衡量,我們不必以“向上”為宗旨,而要以“向前”為目標,切勿掉入與他人競爭比較而逼自己必須成為“更優秀的人”的陷阱,也不必以理想中的自己來折磨現實的自己,要“喜歡真實的自己”,以“加分”而非“扣分”的方式來評價自己的變化。

對於生病,作者認為那是“重生”的契機,“健康和幸福就像空氣,失去之後才會發現,自己是因為擁有健康,才能好好活着”,因生病而轉變舊有的生活方式,轉變觀念,開始珍惜現有的身體,從此踏上健康的路。上了年紀,病魔來襲,大多數人會不自覺地思考“還可以活幾年”,一想到死亡終將在某天降臨,便不禁悲從中來,因此只能無助地在病榻上度日如年,然而“為未來煩惱無法帶來任何創造”。

正如希臘哲學家伊比鳩魯所言:“只要我們活着,死亡就不存在;當死亡出現時,我們已不在人世。”我們無法真正地“體驗”自己的死亡,我們活着所感受到的恐懼,僅僅是對死亡的一種猜想。作者以自己的母親年邁時腦梗塞而長年臥床的經歷為例子:在母親意識日漸模糊的時候,她仍想到要學德文,請求作者朗讀小說給她聽,這種在臨終前沒有被生命所餘日子所束縛的態度,為作者彰顯了生存的意義,帶來了啟發。“人生不是一場馬拉松,而是跳舞”,不必在意最終是否到達某個計劃好的終點,而要臨在當下。

在這個追求效率和結果的時代,年老僅意味着我們無法再迅速地做出驚天動地的成績,不能再像年少時精力充沛那樣做很多事,但仍然有力所能及的事可做,而且,“有很多事是因為年輕時持續努力,到了這個年紀,才有辦法完成”,我們要“不被過去束縛,不為未來擔憂,人生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我們生命的每一刻都是最年輕的樣子——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我們餘生最年輕的歲月。只要活着,只要存在,本身就有價值。人活着不是變得幸福,而是,“活着就是幸福”。

影 子

2024-01-14 影 子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13942.html 1 直面老去的恐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