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心與師心
用詩穿針引線,以詩性的語言和思維去解讀學生們敏銳的內心世界、去看待澳門社會生態,再執着於自己內心對於文學的追求,以及那江湖一夢的武俠世界。作者鳴弦用了兩年時間,把專欄文章結集在他的第二本散文集《讀詩札記》裡,他所要建構和編織的,是一個多彩的、充滿趣味而又不失理性的網,網羅夜空下遺失的星辰。
“有時候是一首詩、一齣電影、一場遊戲、某人對你說了一些話……各種生活中原本以為微不足道的小事,化作文字以後,它都會有光彩,就像反映陽光的星星。”(鳴弦)
鳴弦是一位老師,能寫詩、能創作,喜歡文學、咖啡、葡萄酒和茶,也偶爾迷上武俠小說和網遊,而他卻也由衷地熱愛着自己的教育事業,於是他把所喜歡的一切東西,加以深入研究和理解,變着法兒,以不同的教育形式在課堂上傳授給學生。他是個有才華的人,更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他落筆書寫,追根溯源,用獨特的敏銳、寬厚的性情,在教育和文學上棄絕陳腔濫調,拋磚引玉,把最好的創作態度和理想展現在學生面前,讓他們看到所有的可能性。
“我更期望學生能夠認真看待自己筆下的生命,我想讓他們知道,只要活着,靈感還是會不斷浮現,感情永遠不會枯竭。所以,我要求他們把那些沒有靈魂的溫習筆記,變成閱讀札記,我自己也把這本書叫做《讀詩札記》,和他們一起寫。”(鳴弦)
鳴弦的散文比起他的詩歌毫不遜色,他有足夠的耐心和學生一起練習寫作,這是非常難得的,特別是如他所說的“在這個文字變得越來越輕的世代裡”。我不知道他到底花了多少精力和心思,而當你讀到他對於澳門社會的洞悉、對於文學世界的有感而發和見解,你會驚訝於他閱讀的範圍之大、理解之深、準備之足,這是我未有所見的。而在語言的運用上,因拘限於專欄寫作的篇幅要求,更是精益求精,在簡潔的語言環境下,以風趣入筆,使文章妙趣橫生,信手拈來自成一格,令讀者會心一笑,不得不折服於他的巧思。
洛 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