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餅”結合“煎餅果子” 日賣逾三十件
澳門作為美食之都,各地餐飲文化在澳門落地生根並共冶一爐、相互影響,有年輕人看好餐飲前景,放棄穩定工作,將“蛋餅”與“煎餅果子”結合,籌備半年在今年一月開設“100巴仙蛋餅”小食店,日賣至少三十件,期望把蛋餅成為廣受大眾歡迎的小吃,惟人手不足是眼前最大問題。
抗疫提供外賣
該店負責人馮智聰表示,自身熱愛四處闖蕩,至今遊歷多地。留意到內地的“煎餅果子”及台灣的“蛋餅”深受本澳居民歡迎,且它們有一定共通點,將兩者結合可出現不同的變化組合,如前者有酥脆的薄脆餅,還可以加入生菜,後者則可加入芝士、玉米、煙肉等。在機緣巧合下,決定把“兩餅”的優點結合,在蛋餅加入薄脆餅及生菜外,居民亦可自由配搭不同口味的配料,組成“啱心水”的蛋餅,使其出現更多樣的變化。開業至今,日均可售出三十至五十件蛋餅,反應比預期理想,人均消費約二十元。
該店開業不久便遇上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店舖位於傳統民生區——下環區,客群以街坊客為主,惟疫情高峰期居民響應政府共同抗疫、避免外出,街上人流大減,生意同受影響。為應對新形勢,決定開發更多元小食,如加入炒麵、串燒、奶凍等,更增設外送服務,若訂單在店舖附近,會盡量做到親自送貨,除了讓大眾在不用外出的情況下可享用美食外,也可減省少許送外賣的額外開支。
增加產品引客
本澳抗疫有成,居民逐漸回復正常生活,店舖生意也逐步穩定,但“一個人只有一雙手”,該店大小事務只能“一腳踢”,試過招聘兼職減輕工作負擔,惟小企業難支付較高薪酬,所以長期請人困難,令店舖發展步伐有所減緩,自己只能盡力而為。
餐飲競爭大,特別是小食店,他坦言,澳門人願意嘗試新事物,剛開始居民街坊“行過、路過”也會嘗試,但要長期維持一定熱度需要投入大量心思。該店有別老店,難固定提供某一類產品,故需要創新求變。現時主要累積客源及做好口碑為主要發展方向外,日後亦會研發更多不同的口味及種類產品,以吸納不同客源,增加吸引力;並針對澳門居民的口味、特點作少許調整,迎合時下年輕人喜歡的口味。目前該店經營情況尚算理想,期望日後可把蛋餅推向澳門各區發展。
經營三問:
1、如何增加店舖知名度?
2、對開拓收入有何建議?
3、經營策略有否改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