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角色多面睇
去年重頭戲《小丑》(Joker)入圍第九十二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瓦昆 · 菲尼克斯奪得最佳男主角的殊榮。該片的口碑不單引發熱議,還有涉及槍支、心理病變的電影元素。去年電影上映時,全美各地警方為了防止民眾效法劇中暴力行為,特別加強保安戒備。雖然這是華納兄弟公司製作的蝙蝠俠系列電影,但卻起用小丑作主角,引起人們關注被社會邊緣化的精神患者。導演兼編劇陶德 · 菲利普斯,以虛實的敘述手法,表達出對社會、政治環境的“見解”。
“小丑文化”的源起
既定印象中的小丑,頂着爆炸頭、穿上鮮色套裝、笑口常開,與為人熟知的麥當勞叔叔頗為相似。麥當勞叔叔原是一名拉脫維亞人麥克 · 波拉科夫斯所創造的小丑角色。麥克本來是個在美國受歡迎的馬戲團小丑,一九六六年麥當勞邀請他為公司代言,打造出人人皆知的麥當勞叔叔形象。早在一八一八年的中國已出現了“小丑文化”,據悉當時已有同款小丑表演的記載。不過,真正促使這一文化發展起來的則源於英國宮廷的小丑制度,它的出現主要是為了給沉悶的生活帶來一點歡愉。直到“小丑文化”遠播美國,馬戲團紛紛以小丑為招牌角色,給孩童們帶來了不少歡樂。一九七五年,美國出現了一名叫約翰 · 韋恩 · 蓋西的變態殺人狂,讓小丑的正面形象跌至谷底。自此,小丑被諸多文學、影視作品設定為兇狠、醜惡的反派角色。
真、假小丑
回到電影本身,主角亞瑟被設定身處上世紀八十年代陰暗、潮濕、充滿社會動盪的“高譚市”,他原本的職業是一名小丑。由此歸納影片中的小丑主要包括兩類人:一是討好他人維生的男主角亞瑟;一是討好自己的配角湯瑪斯 · 韋恩、亞瑟的同事、地鐵內的“金融男”等。亞瑟以“賣笑”為職業,他身穿小丑裝扮到街上作活動廣告人、到醫院討病人開心,甚至在舞台上即興表演脫口秀。小丑濃豔的裝扮掩蓋了他原本的樣貌,以及為他徬徨人生所保有的一絲尊嚴。生活中的亞瑟笑得越開心,越能凸顯出他那不堪的人生。而這樣不堪的人生源自於他那不愉快的童年,他試圖用一生去填補童年的缺失,卻發現自己掉入無底深淵難以自拔,活活把悲劇的人生變成他人的喜劇,從這一點來看,他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小丑。而靠着慣於討好自己的政客湯瑪斯 · 韋恩等人,為了自身的慾望、權貴、利益、社會地位,不惜踩着他人向上“爬”,缺乏關心、尊重以及愛。小丑表面上指涉了一種職業,實際上卻指向了那些對社會毫無貢獻、喜歡幸災樂禍、傷害他人的禍根。無論是踐踏窮人的權貴,還是禍害他人的平民,儘管他們表面光鮮亮麗、西裝革履,卻掩蓋不了那醜惡的內心,他們的一舉一動更活脫就是小丑之父。
編導的敘事視角
影片最為出彩的地方在於虛實的敘述手法包括:一,導演的拍攝技巧;二,編劇的情節鋪排。為了“真實”地呈現出八十年代的“高譚市”,導演安排與那個時代匹配的城景,例如開場時小丑與“混混”的追逐戲,採用復古汽車、“時代廣場”、骯髒破舊的地鐵車廂等佈局。另外,在服裝造型方面也極力配合故事背景,使得電影畫面一點也不違和。而編劇構造了男主角亞瑟如何穿梭於現實生活和自我精神世界。在小丑的出場、蛻變、“黑化”的先後順序中,由瓦昆 · 菲尼克斯精彩地演繹了小丑的“煉成記”。看得出編劇為了使劇情合理化,避免“道德綁架”觀眾,以及避免形成犯罪合理化的情節,安排了數次“虛幻”的殺人場景。之所以是“虛幻”的原因在於,皮包骨的亞瑟在被他人中傷時,非但無力反抗,且只能依靠幻想來“報復”。雖然有不少影評人推斷慣用右手的亞瑟,在開槍殺人時使用的是左手,可能表現他人格中所分化出的小丑身份,導致其由一個被社會底層壓制的病患在崩潰後的反彈,利用不同尋常的氣力去犯罪。此處難以辨清孰是孰非,是電影的留白也是電影的特色。
如今小丑成為悲、喜劇的代名詞,《小丑》的誕生夾着對髒亂差、貧富懸殊之下的社會面貌,並引發人們關注被邊緣化的群體,無論是窮困潦倒的,還是百病纏身的,根本無法像人們所希望的那樣“表現得像個正常人”,這或許是編導透過亞瑟的“痛點”所展現出電影的“亮點”。
伊莎貝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