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海難靜
當年明成祖朱棣敕建靜海寺於南京儀鳳門外獅子山麓,無疑想藉以彰昭出洋之壯舉,發展海上貿易推進和平外交,確保四海寧靜天下太平。可惜壯志難酬,就在鄭和六下西洋歸國後兩年(永樂二十二年),朱棣病逝於北征韃靼之歸途。相繼即位的高宗、玄宗對航海不感興趣,下西洋隨即暫停,鄭和也回到金陵擔任守備太監。據說守備南京期間,鄭和就在靜海寺歇息。
走出靜海寺紀念館鄭和紀念堂,遐想驀然湧上心頭:不知現今紀念堂的位置是當年靜海寺的哪座殿堂?南京守備鄭和有沒有在此回憶屢下西洋途中波瀾不興的太平景象?值得慶幸的是,明王朝初年繼承宋元的強盛國力,畢竟為世界和平作出了應有貢獻。可惜十五世紀上半葉四海的風平浪靜難以持久,就從鄭和航海半個世紀後開始,隨着葡萄牙、西班牙、英國等海上強國相繼崛起,殖民主義濁浪從大西洋發源,南下東進,逐漸裹挾全球,亞太地區亦不能倖免。
一八四○年六月,英國以鴉片被禁為藉口,悍然發動侵華戰爭。英軍艦隊由南海北上,次年攻佔廈門、寧波等地,進而從長江口直逼南京,激烈的揚子江戰役拉開了序幕。一八四二年八月四日起,康華麗號等七十餘艘英艦集結南京下關江面,以兵臨城下之勢迫使清政府和談。
紀念館蘇真館長帶領我們沿着迴廊來到原靜海寺的東配殿遺址,這裡現已闢為《南京條約》史料陳列館。豐富的圖片和實物還原了一段令中國人刻骨銘心的屈辱經歷:道光皇帝派出耆英、伊里布為欽差大臣,英方由全權公使璞鼎查為代表舉行談判。先期雙方較低級官員登上康華麗艦議事,英方認為艦上炎熱,建議到岸邊寺廟即靜海寺中商談。此議終被採納,靜海寺遂得以見證這一里程碑式的歷史事件。
最終在康華麗號簽署的《中英江寧條約》(即《南京條約》),以開放廣州廈門上海等五口通商、割讓香港、賠款兩千一百萬元、協定關稅等喪權辱國的內容,將中華帝國推向淪落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苦難歷程,也成為開啟中國近代史的重要標誌。
我們駐足在復原的《南京條約》議約地前,凝視着沉重的八仙桌、太師椅,厚實的屏風,眼前不禁浮現出英國侵略者橫眉冷目、頤指氣使的惡勢,以及滿清官員奴顏婢膝、搖尾乞憐的醜態。世代愛好和平的中華民族期望四海寧靜天下太平,然而靜海難靜。鄭和哪能預料某些後人會在他導演正劇的舞台上演出如此淒慘的一齣悲劇?
中國人民的心中同樣難以平靜。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南京各界人士數百人聚會靜海寺,撞響警世鐘,共同見證香港回歸祖國的光輝時刻。歷史告訴我們:縱有波瀾,大海總有回歸寧靜之時。
李嘉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