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城市總體規劃是個甚麼樣的命題?
澳門特區政府於本年九月四日起對《澳門特別行政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草案》(下簡稱《總體規劃草案》)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公開諮詢,收集廣大市民的意見和建議,諮詢期截至十一月二日。由於城市規劃是關乎全體市民生活之大事,所以也希望大家能夠在諮詢期結束前建言獻策,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這一代和下一代的城市建設出一分力。
澳門地少人多,屬全球高人口密度的城市。根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的數據顯示,截至二○一九年,澳門總人口為六十七萬九千六百人,年增長約一萬五千人,而在過去的三十年間,澳門的土地面積由十七點四平方公里擴展至三十二點九平方公里(不包括澳門大學新校區)。人口及土地的增長反映着城市成長的步伐,也意味着城市需要創造更好的條件以實現持續發展。這份《總體規劃草案》是澳門有史以來第一份關於總體城市發展的規劃藍圖,是對城市發展需要的積極回應。老實說,筆者對此充滿期待,因為或多或少,這也算是對過去隨意和雜亂無章的城市發展說永不再見了!
《總體規劃草案》在諮詢文本中(第六頁)明確提出城市的發展定位:結合“國家、區域及自身”三個層次,以便確立澳門未來城市發展定位,配合推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助力大灣區聯動建設,做好開發橫琴的文章,為澳門居民打造美麗家園。這個城市發展的定位符合國情和區情的需要,並且嘗試在“國、區、城/澳門”一體的概念上,為澳門/澳門人在如今有限的空間上尋求外在的突破,也為澳門居民“走出去”的流動性(mobility)提供了機遇。這種發展趨勢實在情理之中,但澳門如何能在回應宏觀大格局發展的同時,又能達到建設“美麗家園”的願景呢?這正是筆者關心的議題,即澳門在區域經濟和文化維度上,展示出澳門“和而不同”的特質和身份認同。
談到諮詢,坊間絕大部分的意見和建議集中於城市的物理條件和建設硬體上,例如:多建一條橋,或是通過填海造地等,嘗試從增加用地面積、空間,或是改變/改善原有空間的角度去思考,這是正路的想法,但不應該是唯一的思路。一個城市的規劃不只是道路、建築物和活動的場所等物理條件的增刪,而是應該通過重組和改造以體現空間的公義(spatial justice),並且能夠折射出城市的個性、歷史、文化沉積,乃至身份認同等等。然而很明顯,現時的《總體規劃草案》是一種技術層次的諮詢,並沒有對城市規劃的原則和理念有所涉獵和說明,有捨本逐末之感。技術重要嗎?當然重要,但技術只是達成理想或願景的手段而已,最重要的還是願景啊!
當然,作為教育工作者,對於這個草案,筆者心裡是有些不是滋味的,主要是因為文本中的技術委員會缺少了教育界的參與。澳門特區自回歸以來打着“教育興澳”的施政方針,對教育大力支持和發展,從正規教育至持續進修,倡導的就是終身學習的理念。城市空間是一個生活和教育的場所,無論是固有教育場地的設施,乃至城市景觀和休閒的設施都與教育息息相關。以二○一九年非高等教育階段的各項數據為例,非高等教育的學生有七萬七千九百九十九人,教師人數有六千九百五十二人,其分佈於澳門各大小社區,當中又涉及多少個家庭呢?單從這一數字來看,教育界是一個龐大的持份者了。筆者相信,作為城市總體規劃,以現時社會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而言,教育界應該要在規劃中起到更積極的作用。
黃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