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11月12日
第B09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感 悟)遠觀天葬,近思生命

遠觀天葬,近思生命

藏族特有的天葬傳統,雖然其形式得到媒體的各種介紹,但對很多人而言,陌生的天葬始終籠罩着一層神秘的面紗。而最近的甘南之行,令我有了個一窺究竟的機會。

那是在朗木寺,清晨我們剛到寺廟門口,就有個藏族小夥子問我們要不要去看天葬。說實話,我對於天葬從內心是敬而遠之的,畢竟那個骨肉分離以飼禿鷲的過程,到底談不上美好。但同行的一個小夥伴對藏族人文有特別的興趣,堅持要去,所以我也就跟着一起去了。

藏族小夥子開車帶着我們一行,來到了朗木寺後山的天葬台。他遠遠把車停下,並體貼地關上了車窗,怕我們聞到什么異味。前方的天葬台,有兩位天葬師正在忙碌,而幾十隻體型龐大、眼神銳利的禿鷲,正圍着天葬師,在地上啄個不停。藏族小夥子告訴我們,死者的骨頭最後將被焚燒,只有天靈蓋會被留給俗世的親人以作紀念。他說自己就是個天葬師,會幫村裡的人進行天葬,他還說沒有勇氣是做不了這項工作的。

由於並未看到血肉橫飛的畫面,所以我並不覺得天葬恐怖。然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遠觀天葬也相當於參加了一個陌生人的葬禮,任何時候,生命的消逝,在令人莫名傷感的同時,也會讓我們思考。

其實天葬跟火葬有本質的區別嗎?我認為並沒有,死亡已經帶走了一切。周國平曾有一篇散文,叫做《思考死:有意義的徒勞》,作為哲學家,周國平從各個哲學流派解釋了對死亡的態度,他的結論是:“死是個體的絕對毀滅,倘非自欺欺人,從中決不可能發掘出正面的價值來。但是,思考死對於生卻是有價值的,它使我能以超脫的態度對待人生一切遭際,其中包括作為生活事件的現實中的死。如此看來,對死的思考儘管徒勞,卻並非沒有意義。”

對我而言,遠觀天葬是有價值的,它不僅讓我思考死亡,更讓我去思考生命,而生命的意義就在於看穿人終有一死,卻始終不淪落於虛無。

楊 菁

2020-11-12 楊 菁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81812.html 1 (感 悟)遠觀天葬,近思生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