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心無愧
高品質的生活,當然要有一定的物質基礎。關鍵是我們要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與條件。在有限的條件下,追求高品質的生活,能夠做到問心無愧,日子也才過得舒服。
中華文化提倡人民富裕,肯定人們追求富貴的合理性和正當性。但是,富不是終極目的。在重視富民的同時必須強調教化。學生問孔子:“既富矣,又何加焉?” 孔子回答說:“教之。”富裕只是基礎,而教化才是根本。改革開放初期,我們國家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後又要求先富起來的人帶動大家共同富裕。可現在有些先富起來的人並沒有這樣做,而是不擇手段繼續斂財,追求個人享受,不管他人死活。這就叫做為富不仁!孔子雖然不排斥財富,但反對為了追求個人利益而做出不法的行為。他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社會的長治久安,不僅要解決民眾的溫飽問題,還要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
我們每個人在年富力強的時候,都曾經努力開創自己的事業,既為個人生活的改善,也是養家活口照顧家庭的需要。靠努力工作提高生活品質,這當然無可厚非,心安理得。如果一個人生活品質的提高靠的是作奸犯科,胡作非為,這就違背了社會良俗,擾亂了社會秩序。這樣的高品質生活,就是非法所得。人們常說,“人在做,天在看”,問心有愧啊!
對於我們平常人來說,經歷過少壯年代的拼搏,再來追求高品質的生活,也在情理之中。年紀越大越要重視生活品質,像我的三舅,換一個寬敞一些的居所,裝修、佈置、陳設好一些,慢慢地落實生活品質提高的理想目標。
人們對於生活品質應該有一個基本認知,高品質的生活不單是物質,更多的還是在精神層面。
石 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