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四
2021年04月08日
第B12版:演藝
澳門虛擬圖書館

令人惋惜的《蝶戀 · 梁祝》

《蝶戀 · 梁祝》

令人惋惜的《蝶戀 · 梁祝》

老實人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愛情故事眾所皆知,二月澳門百老匯的舞台上又再度演繹,這是一場多媒體藝術創新的舞台劇,名為《蝶戀 · 梁祝》。當中的舞台效果確實正如宣傳所言,令人耳目一新,與《三個和尚》一樣,都是借助電子化的帷幕進行字體、畫面的呈現,配合燈光、迷霧的營造將整個舞台唯美化,像一幀幀壁紙。

但看完全場,卻有些令人感到可惜。梁山伯與祝英台這個題材古往今來多少人曾演繹過,不單戲劇,小說、電影等領域均有涉獵,所以實際改編難度可見一斑,如何從中突圍成為關鍵。

這場舞台劇的確在劇情上加入了很多巧思,例如梁山伯與祝英台結伴路上劇情加入了“路遇賣紅豆湯老闆”的橋段,並且在後段梁山伯去祝府提親時再度出現,這個老闆的加入是整部劇笑點的保證。尤其是後段,當時梁山伯答應了英台去祝府提親他妹妹“九妹”的承諾,路經紅豆湯檔停下,向老闆拿碗紅豆湯,順便寒暄,無意中提及自己要去祝府提親,這之後兩人的對話設計非常有意思,他們的一問一答都是幾個字。從老闆反覆確認山伯口中的“祝府”,是“捉老虎”,還是“叔父”?從山伯堅決的回答是“祝府”,將老闆的難以置信與山伯最初的信誓旦旦顯露無疑。等老闆相信後,再看一眼山伯手上提着的蘿蔔、臘腸更是驚疑不斷,又是再次的反覆確認山伯的提親物品,之後才是爆出祝府九妹已被富貴顯赫的朱府提親,這時輪到山伯驚疑重複“蘿蔔”、“臘腸”的字眼,老闆與他的一應一合,顯露出山伯的驚訝和心酸。老實講,這段劇情在短短幾句言語重疊的運用上,非常成功地描繪出山伯因家境貧寒有心無力的悲傷境地,笑點與痛點共同存在,令人笑中帶淚。

除此之外,元宵燈會猜燈謎橋段的加入也是亮點之一。借用謎語暗合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心境,而且是兩線並存,這邊梁山伯與祝英台猜謎,英台羞答答與山伯講離別,那邊兩人的書童四九、銀心大咧咧猜燈謎,每猜出一個謎底,都剛好能與英台、山伯的談話對應,可謂巧妙之極。

但我之所以講惋惜,是因為他們缺乏了《梁祝》故事最重要的淒美氛圍。《梁祝》的淒涼在故事的最後尤為慘烈,這個劇來到後頭卻後續無力,只憑山伯、英台不斷重複過往的台詞,以及帷幕、燈光營造氛圍,實際要觀眾自我想像、顱內高潮,更可惜的是這些台詞的設計一點也不感人,兩位主演念白的感情更是難以渲染出悲慘氛圍,難令觀眾感同身受,所以看完這場戲,笑是笑夠了,可那梁祝最淒美的部分卻沒有感受到。

更好笑的是,宣傳提及的流行曲、北京小調、越劇等等我認為雖然普及文化是一件好事,但因為銜接不當極大地影響了這部劇的觀感。你想你在看一部《梁祝》,突然響起了周杰倫的《煙花易冷》、王力宏的《你不知道的事情》等熟悉的流行曲,特別出戲,會猜這首歌歌名是甚麼?歌手是誰?因為過於熟悉,反而難以烘托劇情。而且還出現為了引出梁祝黃梅戲的唱段而專門設置一段英台邀請山伯看戲的劇情,雖然是讓山伯明瞭英台的身份,但銜接過於生硬。像插進去的探水清河改編就比較有意思,一來聽的人少反而有新鮮感,二來能起到描述劇情的作用,銜接得當。所以說經典改編加上多元素融合為劇作帶來很大的難度,如何編排得當成為戲好看與否的關鍵,希望《蝶戀 · 梁祝》創作隊伍能夠再度細心打磨,就好像對待以戲劇衍生的外包裝、周邊文創物一樣用心,不然只憑一個華美的殼子,怕是難獲得更多觀眾持久的喜愛,亦難有更長久的品牌效益。

2021-04-08 老實人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11779.html 1 令人惋惜的《蝶戀 · 梁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