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個身 世界可以不一樣
尼修斯
連續寫了兩期關於澳門從前一些創意爆燈的演出,朋友看後甚感驚奇,着我開個欄目叫“表演藝術奇行錄”。查看落筆前的筆記,記下的創意演出不少,再繼續寫下去可以出本書,信手拈來:石頭公社《南灣湖的金魚缸之盛世危言》的上半部,舞者在大三巴腳下的畫廊中馬拉松式十二小時慢動作舞動——去洗手間也不例外(你要問到誰人監察便有點過了) ,你可以在窗櫥外觀望,也可以走進畫廊近身觀賞,更可以隨時加入試試真正的慢生活;《CREB反應結合蛋白》在多個天台放置藝術裝置,任觀眾穿梭;在整條舊澳氹大橋(嘉樂庇總督大橋)上演出的《舊橋上夢遊的日子》,險被禁演,令本澳開始了有關公共演藝的論述;編舞龍植池在青洲修道院遺址的《呼與吸的傳與奇》,有着花樣年華的人間淒美;劇場人張家樵在自己家中演出的獨腳戲《爆肝三十》,模糊了私密和公共表演空間之間的界線;曉角劇社的《巴士奇遇結良緣2001》在巴士上演出,演員上車下車,構建個人的獨特城市記憶;韓國青年音樂人Bomroya的《在泳池底的大大呼吸音樂會》,在未灌水前的黑沙泳池底舉行,觀眾有些坐在池邊居高臨下,有些或坐或躺在池底,何只小清新,簡直是涼透身……這些演出大部分是在官辦的藝術活動中出現,在使用公共地方上有更大的話語權,而在借用私人空間時亦容易得到協助——不過這些活動發生在賭權開放、未有大量遊客來澳,澳門消費水平未有暴升前。之後,無論是借用私人或公共空間,已變得不再那麼容易,人與人的互助也像是改變了。
有朋友是搞環境戶外劇場的老手,他曾自誇由大三巴牌坊到議事亭前地是他的“聖地”,多年前在藝穗節搞藝墟,邀請了澳門九十九位藝術家借出作品,放在沿路上的各個新店老舖,讓市民逛街買東西時,可接觸到藝術品;又在那些古色古香的舊房子二樓露台打碟玩音樂,把議事亭前地變成生活派對。店舖東主個個不托手,借出空間,甚至有店舖趁機放假休息,騰出空間配合活動。幾年前朋友重施故技,想在同樣地段借個二樓騎樓演奏爵士樂,遍尋不獲,原因有三:第一,生意太火旺,沒店舖有空細談;第二,大部分的舖位已經賣給了非本地人,老闆在內地或香港,沒有員工夠膽以小事驚動老闆;第三,終於有老闆豪爽答應,上到二樓,發覺沒有路出露台,它已經變成貨倉,重門深鎖。
很多破格創意的藝術表演,都需要與居民一起合作完成,當中有包容亦有人情上的支援,但當社會節奏變急,人人疲於奔命,處處寸金尺土,藝術變成無聊閒事。沒有這些藝術活動,對生活有影響嗎?我相信是沒有的。等於人的一生中沒有驚喜、沒有靈光一閃、沒有莫名的感動,會死嗎?應該大家仍是能活得好好的。
藝術家是永不安分的,以有限變出無限。三年前由詩篇舞集邀請來的葡萄牙藝術家Rita Vilhena主導的《倒行激思》,令我印象難忘。參加者是觀眾也是演員,沉默地由議事亭前地向大三巴牌坊倒後行,絕不向後望。在人山人海的遊客中,成為一道怪異的風景。我的感受是,開始時不知所措,之後放下警戒心,不疾不徐,安心靜氣,欣賞在倒行下出現的風景,時間變慢了,明明是常常經過的地方,為何會剎時變了樣?你可能又會問,這是行為藝術嗎?這是沉浸式表演嗎?這是藝術家的騙局嗎?我又是那句:是甚麼重要嗎?但當你慢慢倒行時,會發覺換個角度,原來世界可以不一樣。有攝影師把它拍成一段短片,有興趣的可掃描QRcode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