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4月26日
第C08版:教思
澳門虛擬圖書館

歷史教育是一場持續的“對話”

歷史教育是一場持續的“對話”

談起對“歷史課”的印象,相信不少人仍停留在中學歷史課的記憶中,認為歷史是一門沉悶的學科,是單純“考記憶”的科目——為了應付考試,學生要記下千百年前發生過的事情,考試過後,這些過去發生的事情好像便可拋諸腦後,與我們毫不相干。若學習歷史學科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用處時,學生或許會覺得這門學科沉悶和沒有價值。

的確,歷史是過去的事情,但絶對不是僅僅的過去式!此話何解呢?老師和教科書會告訴我們:“以史為鑒、鑒古知今。”換言之,學習歷史能夠使我們了解過去發生的事情,將前人的成功經驗作為學習的典範,並總結前人的失敗教訓,以避免犯同樣或相似的錯誤。以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一九年期間爆發的流感大流行(俗稱西班牙流感)為例,當時全球約有百分之二點五至百分之五的人死於流感。疫情迅速蔓延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期間的人員流動、軍隊調動使得病毒廣泛傳播。而今天,面對着新冠肺炎疫情,大部分國家都能夠從歷史中吸取教訓,採取嚴格的出入境政策,限制人員流動,以減低病毒傳播。當然,要真正做到“鑒古知今”,就必須先了解歷史事件背後的因果關係,若只是不假思索、搬字過紙地套用前人的方法去應對現在所發生的事情,就會很難讓歷史、當下與將來三者“對話”。

筆者回想自己中學學習歷史時也是以背誦為主,考試前要把歷史事件和問答題的標準答案一一熟讀。雖然當時能把知識倒背如流,但時間久了便將其拋到九霄雲外了。然而,經過四年的歷史教育專業的學習後,筆者有了更多更深的體會。為了令歷史教學不再“沉悶”,筆者認為,歷史教學不僅要了解基本的歷史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模式和歷史人文素養,即在歷史學科的知識基礎上,遷移相關知識與方法來思考現在社會所發生的現象與事件,着重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讓學生能夠發掘歷史事件與現在的關聯,這樣會比單純記憶歷史事件更有意義,更能讓學生用歷史與現在和將來產生“對話”。

根據英國歷史教育學者李彼得(Peter Lee)與狄更遜(Alaric Dickinson)的觀點,歷史的概念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歷史相關名詞的概念化,如革命、戰爭等,是指學生在學習歷史時須掌握的概念性名詞;第二類是針對歷史思維的操作方法,如證據、解釋、原因、敘述等,是學生在學習歷史時所需要訓練和運用的思考模式。大多數人認為中學歷史課沉悶的原因,歸根究底,是因為中學的歷史課堂大多數只停留在第一類的概念教學中,即如筆者以上分享的學習經歷,老師向學生講述歷史事件,學生背誦相應的知識。這樣的教學較難使歷史學習真正進入第二類的模式中,即難以令學生進行深層思考,鑒古知今。

誠然,現今學校教育需要面對考試升學的壓力,有時候較難在歷史教學中專注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即將要踏上教壇的筆者,亦十分期望見到歷史教學不再拘於背誦,而是促進培養學生“歷史思維”的層面。對於如何培養學生“歷史思維”,筆者則有如下拙見。

一是引發學生對歷史的關注和討論,突破教科書的知識框架,令相同的歷史事件也可以由不同的角度去審視,例如讓學生討論:“秦始皇是一個怎樣的君主?並且提供事例說明。”、“地理大發現對不同國家帶來甚麼/怎樣的影響?”等開放性議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所學知識進行思考,從而引起思維碰撞,而學生互動和對話的過程正正是培養“歷史思維”的最好時機,學生在表達自己的意見同時學會傾聽與接納他人的觀點,從而對歷史有更深層次的思考,促進“歷史思維”的形成。

二是可在傳統的授課模式中加入與“歷史”互動的元素,如組織學生到歷史遺址現場進行實地考察,讓學生通過親身地“看見與感受歷史”,學會通過歷史角度思考現在和將來。

總的來說,歷史雖然是與過去有關的學問,但這並不等於歷史就是過去的。而歷史教學是一場與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對話。當只有真正了解和思考“過去”,才能更好地珍惜“現在”,更有智慧地面對“將來”。

薛春梅

(澳門大學教育學院黃素君副教授供稿)

2021-04-26 薛春梅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15570.html 1 歷史教育是一場持續的“對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