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以民情出現微妙變化
六百八十多位環球知名人士在給拜登的聯署信中,要求他的政府必須施加協調一致的外交壓力,以助結束不斷擴大的歧視和系統性壓迫,確保以色列當局對侵犯巴勒斯坦權利的行為負責。只有始終如一地執行以權利為中心的外交政策,才能向以色列領導人發出訊號:違反國際法將不會不受追究。
“總統先生,現在是為美國外交政策樹立新標杆的時候——以正義為導向,為實現持久和平鋪路。”拜登聽到了,只是恢復設在巴勒斯坦自治首府拉姆安拉的美國辦事處,恢復與巴人行政機關的直接溝通。和哈馬斯的溝通,交由埃及去做。
翻看歷史,美國人對猶太人的支持,由同情到不論對錯都全方位力挺,不論哪個政黨執政,為以色列在中東的任何行動背書,就是美國的基本國策。但隨着特朗普上台,社會與政黨撕裂,共和黨右翼當道,民主黨左派崛起,美國對以色列的民情,亦起了微妙變化。
有分析指出,早在最近以色列打加沙之前一段時間,美國國會議員和美國公眾對以色列的看法,開始有了轉變。哈馬斯射火箭到以色列,抗議東耶城巴人被迫遷後,以色列對加沙地帶進行長達十一天的轟炸,事件在因疫情而停擺的世界,上了媒體的頭條。美國政界首次出現議員在國會公開發言中,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指名道姓指責以色列。
民主黨著名左翼女議員奧卡西奧 · 科爾特斯,說了別人不敢說的話:“這並不是關於雙方(各有不是)的問題,而是力量的不平衡。這種不平衡向以色列傾斜,就因為有美國在軍事和外交上對它的支持。”
“總統說過,以色列有權自衛。那麼,巴勒斯坦人有沒有權生存?”
(尾巴搖狗:美國到底有幾蠢? · 十九)
沈 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