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起初踏步
平心而言,我對澳門詩歌的關注比前少了,我想最大的原因就是作品的吸引力好像不如以前(譬如說五至十年前),但我仍然會不時關注。
最近,我在讀夏簷的詩集《黑白的拼圖》,封面是一隻打呵欠的貓。夏簷者,不知何許人也,只知是澳門詩人和譯者,近幾年他的葡萄牙詩中譯見於《聲韻詩刊》“角落羅卡”欄目。《黑白的拼圖》為中英葡三文詩集(拼圖以至“黑白的拼圖”意象,卻不見於任何一首詩),本文集中看書前三十四首中文原作。
一開首的〈地毯工場〉是不錯的詩作,放在卷首必有原因。〈地毯工場〉有兩種讀法,一種讀法是指單調的工作,在專門化或官僚化的社會中,每個人都做着單一而單調的工作。另一種讀法是我個人傾向的理解角度:人的一生就是織一張地毯,而人生的成果就是各自不一的圖案,有人未能有所成就去世了,有甘願離世,也有被奪性命,成為社會新聞話題,人的一生不多單調,而成果有粗也有細。夏簷捉緊了這個關於人生如編織的設想,發揮不俗,我最欣賞最後兩節:
有的工人在圖案出現前離開
有自願的
有被強制的
為工友單調的工作
提供短暫的話題
每人在完成地毯後
按規定必須離開
留下產品
有的編織技術細巧
有的粗糙隨便
〈自畫像〉與〈地毯工場〉都將人生與藝術創作相比,〈自畫像〉的諷刺辛辣,但沒有〈地毯工場〉般可親可感。夏簷似乎很喜歡為人生打比喻,〈我在地上劃一道圈〉寫圈外時間流逝,圈內時間靜止,詩人踏進圈內,沒有勇氣面對圈外,但終局始終是必然的死亡:
身體被時間吸吮
枯萎
乾硬
骷髏的臉龐
嚇哭了
在旁邊經過的小孩
從《黑白的拼圖》可見夏簷的詩風平實,句子簡短流暢,有的詩作帶點幽默,如〈鹵豬頭〉和〈大宅〉的市井觀察,又如〈麵包〉的自我嘲諷。有的詩作卻不流露太多判斷,由讀者自行感受,如〈五月的天空〉、〈魚〉、〈小車〉、〈夜〉、〈冰與水〉、〈單位〉、〈老人的籐椅〉、等等,都是平實之作,容易明白,也不必我多作評說。
書中有幾首是地道的澳門本土詩歌,如〈牧羊巷〉寫的是平凡街道所見,而〈苦路〉寫遊人焦點大三巴和戀愛巷,詩中神聖與世俗相對,情人眼中的Paixão是戀愛的激情,然而,在宗教角度來看,Paixão是耶穌基督受難(Passion),至於夏簷的筆下,情人的戀愛是“在無知的‘苦路’上踏步”,借取了宗教的話語,調侃了情人無知的情愛。
然而,最後我要說,也許,我並不是這本詩集最適合的評論者,若果我對當代葡萄牙詩歌了如指掌,我想在閱讀《黑白的拼圖》的過程中,一定會找到更多的趣味。
鄭政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