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的傳統建築
除了傳統民居,宗教建築是另一類最能反映傳統文化的載體。
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廣州越秀區的光孝寺是嶺南年代最古、規模最大的一座名剎,最早建於西漢南越國第五代南越王住宅的光孝寺,在中國佛教史與中外佛教文化交流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光孝寺的總體佈局,突出體現了南方地區大型佛寺“園林式”的特點,沿南北中軸線佈置有山門、南廊、天王殿、大雄寶殿、六祖殿;東側有鐘樓、伽藍殿、客堂、法堂、齋堂、東廊、洗硯池、洗缽泉、東鐵塔、白蓮池;西側有鼓樓、臥佛殿、大悲幢、西廊、西鐵塔及碑碣石刻。整體保持着唐宋寺廟廊院式佈局的特色,寺內空間恢弘,殿宇櫛比,古樹婆娑,環境幽雅。
建築上,大雄寶殿既有北方官式殿堂建築的穩重,又有嶺南殿堂的輕盈。殿堂深度大,可避免室內過多的熱輻射;殿內屋頂樑架不做天花板,加強了通風去濕效果;屋頂坡度較平緩,有利於抵禦颱風。
澳門雖然沒有像光孝寺這樣年代久遠的寺廟,俗稱觀音堂的普濟禪院,創建於明朝末年,廟貌巍峨,坐北朝南,採用“三進三路”的佈局。
觀音堂的大雄寶殿處於中路,莊嚴宏偉,供奉三尊三寶佛像,中央為佛祖釋迦牟尼;殿旁懸有一個已有三個半世紀歷史的銅鐘,殿頂簷頭瓦脊,鑲有明朝琉璃瓦及精工鑲嵌的石灣公仔,栩栩如生,維肖維妙。
禪院以中國古翬飛式的佛教建築模式興建,帶有中國名山古剎的特色,禪院除了大雄寶殿,還有次殿長壽佛殿、後座正殿觀音殿,院後建有廣闊幽深的後花園,是港澳罕有的一座頗具規模的佛寺建築群。
觀音堂磚雕與屋脊上的石灣陶塑裝飾,能比美廣州荔灣的陳家祠,反映了清代廣東民間工藝的高超水平。
(七)
tianzh.mo@gmail.com
http://tianzh.blogspot.com/
田中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