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路今昔
六月上旬,“上海澳門周”活動一連五天,在該市圓明園路舉行。筆者雖未躬逢其盛,但從媒體報道得悉,活動現場熱鬧,參與市民甚眾,從頭至尾圓滿。也因此,想到一個問題:大上海大得很,適合興辦大型活動之處很多,即使市中心也不少,為何這個活動選在圓明園路?或許,是因為那條馬路有着不尋常的來歷。
說起來,要列出滬上若干從小到大印象較深的馬路,圓明園路定在其中。這在我是有些原由的。上小學時,平日都去里弄食堂吃午飯,吃罷就從後門出去,到對面居民委員會門口連看帶猜地讀報,是牆上鐵絲框掛着的《文匯報》,久而久之成了習慣。從報頭下印着的地址,知道報社在圓明園路一四九號,產生好奇心。有一天學校“停課鬧革命”,中午去母親的工作單位吃飯,在四川中路四一○號,吃完問了路,出門右拐進虎丘路,走沒多久便找到圓明園路。那是一條南北向的馬路,很短,可算上海人口中的“小馬路”。左側是十多幢高樓,文匯報社在其中一幢裏,儘管不能隨便進去,在外面看看也心滿意足。那年代許多人知道這條馬路,很可能是和我一樣的原因。記得馬路右側的樓房稍矮,有幾處大門敞開像倉庫。隨之,聽說新民晚報社也在那裏,但彼時已停刋,復刋要到十年後了。
此後再去母親的單位吃午飯,歸程總喜歡拐到圓明園路,從南往北一路走去,然後左轉出去過四川路橋回家。挨着左側大樓走,要經過一座教堂和外牆有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銅牌的大樓,從未引發任何感觸。每每這麼繞一圈,只是知道那條路上有報社,興許寄託着一點長大後舞文弄墨的少年夢想吧。
多年後直到開始工作,我一向以為圓明園路是條文化街,但這認知卻是錯的。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市政府作出決定,外灘面向黃浦江的那些高樓大廈,都要騰空租給前來投資營商的外資機構。圓明園路與黃浦江還隔着原英國領事館的大花園洋房,後也列入規劃之中。那條短短的馬路,於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由公共租界工部局修築,以後入駐過泰慎、鮑士、沙咪、瑞和、安培、益豐、鄔達克、瑞士樂華等洋行,有幾幢大樓還是洋行出資設計和建造的,造型式樣各異,都彰顯着歐洲建築藝術特色。故而,它頗具歷史代表性,稱之為洋行街更準確,在近代上海崛起成為遠東最大都市的進程中,一度是國際貿易的中樞之地。
去年初秋,有位昔年的學生請客,選在圓明園路的一家餐館。到了久違的那條路,只見地面鋪滿深色九龍清花崗岩石,只供步行,車輛禁止,左側那些大樓的牆面整舊如新,沿街有幾個奢侈品門店和一家咖啡館,而半島酒店佔據右側近半條街,往前是集休閒品牌、藝術展覽、高檔餐飲的商務中心,旁邊有個空曠的小廣場,街頭藝人吹奏着異國情調的薩克斯曲,穿過廣場直至蘇州河岸的綠化休憩區,外白渡橋觸目可見。整條路現被稱作“外灘源”,表示那裏有外灘最早的西洋建築,是繁華的外灘發端之處;而外灘是上海開埠後最早洋溢現代化氣息的地方,也是外來遊客必到之地。這樣一想,在具有豐富象徵意義的圓明園路,舉辦“上海澳門周”活動,可謂不二之選。
賀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