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 鄉愁
早在被評定為“
世界文化遺產”之前,文化局就已將“大堂巷七號住宅”(盧家大屋)修復好,並且在二○○三年的澳門藝術節中首次用作表演場地。當年在這個文物建築裡演出的不是澳門本地團體,而是香港春天舞台製作的《鄧碧雲夜訪金玉堂》,該劇以“萬能旦后”鄧碧雲的故事為題材,跟“盧家大屋”沒有直接連繫,只是作為澳門申報“世遺”的“活化”策略之一。後來藝術節也偶爾在這裡上演一些外國劇作,而這次由李沛榮、李淑雯創作的《大堂巷七號睇樓團》,可說是首次真正以這個建築物為題材的演出。
彩繪玻璃的色彩被舞台燈光映照在地下,抬頭看去屋簷下的灰塑,原本在灰塑上的圖案變成了動畫,整個“睇樓”過程都營造出幻、真交錯的效果,可惜這麼用心的設計,卻是裝飾性多於在場感的。“在場感”的意思是,這些光影效果的出現,如何與演員、觀眾的行動建立一種共時關係,而不是像展覽一樣,等待觀眾去“欣賞”,未有緊扣劇情的發展。在空間處理上,地產經紀帶領觀眾參觀大屋時,我們大部分時間都以平視角度、近距離作觀看的,可是歐陽氏的鬼魂卻經常在大屋的二樓或隔着天巷距離的位置出現,令觀看的角度多了不同的層次。
可惜的是,這些沉浸式的視覺享受,有時會被現場毫不掩飾的燈光、音響器材所打破,如果這些器材的出現,可以更有機地融入文本中,便不會造成“出戲”的效果。
近年澳門許多帶領觀眾邊走邊看,回顧社區、建築歷史的演出,這些演出最弔詭之處是,明明大家已身在此處,創作者卻又要透過藝術的手段重新塑造一個已消逝的“此處”。這種劇場中的“鄉愁”,有時會變成製造奇觀的“消費式懷舊”,有時又啟發我們對習以為常的“此處”進行重構,帶來更多反思與想像,一體兩面。
(記我的藝術節 · 十)
踱 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