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動態平衡 趨勢不變
受內地新一波監管潮影響,科技股及教育股爆捱沽,引發港股昨急瀉逾千點,不少分析擔憂深度調整尚未結束,呼籲不宜心急撈底,整體市場氣氛急轉。
自螞蟻上市遭擱淺後而掀起的監管潮,至今不斷越演越烈,並已由反壟斷延伸到國家安全領域,包括多個部門進駐滴滴審查網絡安全;上周國家市監總局因騰訊在併購中國音樂集團之際未取得同意,以反壟斷法判罰五十萬元;到近日教育領域的“雙減規定”。這些被外界形容如被施予“緊箍咒”的領域,都是疫下受惠的一群,逆市爆升,如今被當局的強力整頓,看似突然,其實是空穴來風。
近年新經濟概念興起,加上疫情助推,互聯網行業的發展一時無兩,但同時暴露了行業失範失序、寡頭壟斷的積弊。例如“螞蟻”的業務屬性不清,是金融抑或科技公司,繼而引發的監管問題,凸顯了鼓勵創新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平台經濟、數字經濟、線上線下聯動的經濟模式,早已超越人們想像。然而,有別與傳統商業模式的運作,恆之有效的監管政策難以套用於新興行業,加上突然其來的新冠疫情,令多個行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相關政策難以前瞻出台,只能因勢利導。
如今科網企業頻頻“踩雷”,在投資市場掀起巨浪,相關企業前景備受關注。但當經歷越來越多的整頓,如非觸及底線,“整頓”應被解讀成正面訊息,以政策工具扶正行業軌道,真正回歸到服務經濟主體,配合國策長遠發展。
整頓何時完結?會否有下一輪舉措?不得而知。但是監管越趨嚴格,更多是傳統經濟與創新經濟融合發展中的磨擦與博弈,階段性動態平衡的結果。
澳門同樣面對新舊經濟交替的發展過程,正跟隨內地數字經濟的發展步伐,摸着石頭過河。對於新興市場的發展,澳門亦缺乏經驗,只能順應時勢。但透過內地持續整頓引領行業發展,澳門同樣受惠,過程中亦成為澳門未來發展制訂政策的參考借鑑。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