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支丹悲歌(八)
一場船難與二十六名殉道者(上)
在大三巴牌坊背後的是天主教藝術博物館,在館內展示一幅非常駭人的畫作:圖中呈現二十三名天主教徒被掛在十字架上處死,就像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雖然只是一幅圖畫,卻講述了日本天主教史上的一件大事——長崎二十六聖人殉道的事跡。
我們之前提到,豐臣秀吉在一五八七年下達《伴天連追放令》後,限制天主教在日本傳播,但沒有立即進行迫害。顯然,豐臣秀吉初期仍對天主教留有一絲容忍,但多年後為何殘酷地處死天主教徒呢?首先,日本曾經多次爆發宗教叛亂,其中“一向宗”(一支日本佛教派系)的叛亂更能自立為國,堪稱大名們的惡夢,這也使日本統治者對各個宗教勢力非常警戒,特別是迅速壯大的天主教。然而,一場船難把豐臣秀吉的憂慮帶到另一層次。
在一五九六年,倒楣的西班牙商船“聖菲利浦號”(San Felipe)因接連遭遇颱風,最後飄流到日本四國島的灘頭。在那個時代,船難後即使沒有人員傷亡,他們登岸後也要面對命運的考驗,特別是地方統治者的態度。當時,土佐大名長宗我部元親(註一)雖然讓“聖菲利浦號”的人員登岸,但他表示按照慣例,船上的財物必須充公。
這種似乎“打劫”的行為,西班牙船員理所當然地作出反對。不久,豐臣秀吉的家臣增田長盛來到四國島,船員們向增田長盛抗議,他們拿出一幅世界地圖,展示西班牙征服了大片土地,統治着龐大的帝國,日本在西班牙面前不過是個小小島國罷了!與此同時,船員還“透露”西班牙國王征服的方法:他會先派出傳教士到一處地方傳教,待當地的人改宗後,就會派遣軍隊征服當地,佔領那個地方。
“聖菲利浦號”的船員原本想吹噓西班牙國王的強大武力,希望迫使日本讓步,卻沒想到觸動了豐臣秀吉的神經,成為災難的開始……
(註一)長宗我部元親是土佐大名,他依靠武力控制土佐所在的四國島,因此在豐臣秀吉派員之前,“聖菲利浦號”事件最初由長宗我部元親來處理。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 勞加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