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時期的出省遊
雖然是在防疫時期,航班的乘客量並沒有明顯減少。在航程中,我盡量避免在機艙內走動,用餐時也盡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觸食物,以減少感染病毒的機會。
飛機抵達上海機場,由於檢疫需要,機上的乘客被分批安排下機。走進航站樓,看到大樓原有的通道空間被臨時的圍板重新劃分,以形成單向及唯一的路徑,圍板上間歇地貼有防疫的宣傳物,走到通道的一半,有廣播提醒入境者需持有有效的核檢紙本報告。
關於紙本報告,在澳門機場值機之前其實已經被檢查一次,而且在背面有蓋章及持有者需簽字,以同意中國海關收取該報告正本。
繼續走到通道的盡頭,是檢疫的位置,旁邊設有臨時的隔離醫觀站,乘客首先排隊遞交核檢報告,然後再掃描手機的海關健康碼及測體溫,通過檢疫後來到入境檢查,所有工作人員都做足防疫措施,取行李後仍需再次檢查海關健康碼及測體溫,以避免有“漏網”的染疫人士進入社區。上海作為中國其中一個主要的對外航空門戶,嚴格的防疫設置是堵塞疫情進境的重要措施,雖然對旅客造成不便,但可以理解。
經過各種“關卡”後終於出到機場的“到達大堂”,為了解上海採用的健康碼,我向旅客諮詢站查詢,可是沒有得到合適的資訊。然而,我在走過的地方,都留意有沒有掃健康碼的位置。我發現上海使用一個叫“隨申碼”的健康碼,但是怎樣申報取得卻沒有得到相關的資訊。
走入地鐵站,我沒有遇到健康碼的檢查,但需要全程戴上口罩,在車廂內,乘客可自願掃相關的碼以留下行程的記錄。
到達酒店,在進入大堂前有人員檢視健康碼,我出示海關健康碼並解釋是從澳門過來,人員要我掃描申報行程卡或上海的健康碼。原來,我用手機的大陸支付寶掃描申報能夠得到“隨申碼”(見圖),但系統怎樣取得我的行程記錄我完全沒有頭緒,可能透過我之前用支付寶網購而確定我十四天內的位置。 (三)
tianzh.mo@gmail.com
http://tianzh.blogspot.com/
田中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