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青開裸買店推環保 冀創本地品牌
時下不少人喜歡偶爾下廚增加生活趣味,往往買下各種調味料後,很多時候未用完卻已經過期,相當浪費。鄭佩雯和林文藹留意到這情況,決定開設裸買店——“裸得樂”,希望透過“裸買”新型購物模式,減少浪費及走塑,鼓勵環保。未來更希望創設更多本地品牌,融入裸買元素投入市場。
創業初期由於營運資金不足,二人決定在去年五月先以網店方式營運,當時正處疫情高峰期,客人可以在網站及社交平台下單,再由專人送貨上門,方便客人,並免卻接觸感染風險。不過也有客人希望能夠自己挑選貨品,故待累積一定客量後,於今年四月開始經營實體店。
按“克”售賣免浪費
鄭佩雯認為,現時澳門裸買店逐漸增加,“裸得樂”選址於媽閣,平時人流不多,但亦是該區唯一的裸買店,因此競爭不算太大。她介紹,店中售賣產品約有二十個種類,除了各式各樣調味料及雜糧,還有與本地麵家合作的手工麵,以及手工皂、洗頭水、洗潔精等日常生活用品。為達至環保理念,商品按“
克”售賣,客人可自備容器裝載,也可繳付押金借容器,下次購物時再歸還。
該店亦售賣旗下自家研發品牌“匠醬”,自製多種由100%堅果製成的堅果醬,如腰果醬、花生醬、芝麻核桃醬等,產品無添加任何防腐劑、油、糖及鹽,口感獨特,天然健康。店內放有一部果醬機,讓顧客可看到果醬生產過程,安心購物。
但製作堅果醬並不容易,優質果仁進貨成本較高,烘焙時間不同,果醬的口感也不一樣,故要多次嘗試才能成功製作出順滑口感的果醬,材料難免有所損耗。不過見到果醬深受居民歡迎,月均可銷售七十至九十罐,兩人感到開心。
貨難搵冀本地生產
談到經營難題,他們坦言,營運至今仍會收支不平衡,因許多產品進貨價格並不便宜,“洗頭水、洗潔精等要分裝銷售,固然要搵大包裝的產品,但好多公司都唔肯提供貨源,所以要聯絡台灣當地的供應商,再運抵澳門,貨太重物流自然會貴。”如今澳門追求環保的居民雖日益增加,惟客源仍然有限,倘“壓貨”只能促銷售賣,加上舖租、燈油火蠟等開支,難免會入不敷出。
大包裝產品本地少
二人繼續積極聯絡更多可提供大包裝產品的供應商,希望為顧客帶來更多種類選擇。此外,澳門本土品牌較少,若想更好控制進貨量,自己生產或與本地商戶合作是最好的方法,故二人希望能夠繼續創設更多如“匠醬”般的本土品牌,結合裸買元素推出市場。
本報記者 馮靖欣
經營三問:
1、如何拓展客源,提高銷量?
2、應研發哪些產品投入市場?
3、如何宣傳推廣,擴大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