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防洪
斯 雨
河南鄭州遭遇“千年一遇”暴雨,引發嚴重人命損失。網上視頻中最令人震驚一幕,是水湧鄭州五號地鐵線,水灌車廂,淹至乘客肩膀,生死一線,宛如災難電影情節,尚幸最後絕大部分乘客獲救,但也有十多人最終溺斃地鐵站內,教人扼腕。
經一事長一智,年前本澳遭到颱風“天鴿”吹襲,水淹地下停車場同樣造成嚴重人命傷亡。在惡劣天氣下,地下設施的防洪能力惹人關注。尤其本澳正推動輕軌橫琴線和輕軌東線建設,兩線都建在地底,均經河底或海底隧道,本澳又是颱風多發地區,防浸防洪成為關注焦點。
一般理解,地下軌道交通通常不受大風大雨等影響,仍能正常運行,但鄭州千年暴雨的警示,未來輕軌東線能否在颱風下仍運行呢?
一般而言,地下設施如地鐵都有防洪系統,如每一個地鐵站的出入口高出海平面至少一點三米,故進入地鐵站每每先走上數級樓梯;站內也設有大型抽水泵和水閘。如鄭州地鐵的防洪系統可阻擋“百年一遇”(發生概率相當於每年百分之一)的洪水,可惜今次是遇上了“千年一遇”的暴雨。
由是觀之,地下軌道系統若做足防洪設施仍是相對安全。斯雨建議利用大數據,增加自動監察系統監測水位,並設警報提示疏散,平日做好疏散步驟的演習,保證安全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