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低窪公共停車場已完善防水設施
羅司:做得到的已盡做
【本報消息】颱風、暴雨期間,本澳地下停車場容易發生水浸,議員梁安琪關注當局如何監管公共停車場管理公司能夠在惡劣天氣期間,及時做好水浸預防和應對工作。交通局回應表示,當局已向管理公司發放指引,並定期進行恆常及突擊巡查以作監管。
“趕唔切”落閘水浸
梁安琪口頭質詢提出,本澳不少位於低窪地區的地下停車場,在颱風或暴雨天氣下曾出現水浸,令居民防不勝防。更有停車場管理公司未及時啟動防水設施,導致車輛遭受水浸。提問當局會否定期向管理人員宣教的排水防洪方法,如何進一步改善停車場防洪能力,保障居民人身財產。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回應,本澳現時共有近六十個公共停車場,處於低窪地區的約廿個,有關防水設施已完善,“擺得嘅嘢、做得嘅嘢已經做晒”,倘發生水浸,或因“趕唔切”落閘造成。他重申,泊車在停車場或街邊都一樣,一旦車輛出現損毀,車主亦有責任。
突擊巡查三百二次
交通局長林衍新表示,當局於一八年已向所有公共停車場管理公司發出“颱風、暴雨應急工作指引”,規範管理公司應對惡劣天氣措施,要求每一年至少一次在雨季到來前演習,熟悉安裝防水閘、擋水板等,今年上半年恆常巡查二十三次,突擊巡查三百二十二次,並對不規範的管理公司作出處罰。
議員區錦新建議,管理公司可登記車主電話,以便在水浸前致電通知。
羅立文對此表示不認同,認為打電話通知車主需要時間,萬一車主取車時發生意外,政府“揹唔起呢個責任”,建議居民多留意氣象訊息,把車輛停在安全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