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支丹悲歌(九)
一場船難與二十六名殉道者(下)
上回我們提到,西班牙商船“聖菲利浦號”在一五九六年飄流到日本四國,船員們擔心價值連城的貨物被日本人充公,因而誇口西班牙帝國的強大,並且“透露”傳教士們是國王入侵前派出的間諜。
增田長盛得悉西班牙人可怕的陰謀後,立即向主公豐臣秀吉稟報事件。自沙勿略踏足日本後,天主教在日本迅速傳播起來。當時,不只是耶穌會,方濟各會亦在日本活動,而他們的傳教範圍亦不局限於九州,也進入了京都和大阪等重要城市。在豐臣秀吉來看,敵人的間諜已經深入日本的心臟,危及到他的統治,地位可謂岌岌可危!
有見及此,豐臣秀吉不但重申禁教令,還下令逮捕在京都和大阪的天主教傳教士。結果,七名方濟各會士和三名耶穌會士先後被捕,與這些教士同行的信徒們(共十四名)也無法倖免;在他們當中,最幼小的是十二歲的類思·茨士和十四歲的多默·小崎,他們都是日本天主教信徒。這些人被帶到京都削去左耳,並且遊街示眾。然而,這些人的苦難並未就此結束,豐臣秀吉下令把囚犯從京都押送到長崎處死。這可謂一條地獄般的苦路,信徒們忍受着刺骨的風雪,橫越日本近一半的國土。雖然如此,兩名天主教信徒不惜隨同隊伍照顧傳教士,而他們也同樣被逮捕。
在一五九七年二月五日,二十六名信徒被帶到長崎西坂山上。為了警告民眾和葡萄牙人,他們採用日本最殘忍的“磔刑”處決——受刑人被捆綁在十字架上,然後劊子手們把長矛翻覆刺進他的身體,讓他痛不欲生地死去。
長崎二十六人殉道的事件被寫成報告,經過葡萄牙人的航線,迅速傳回歐洲,而效果也是豐臣秀吉所期望,歐洲人不再認為日本人像天正遣歐少年使團般虔誠信仰天主教,而是會作出殘酷迫害天主教徒的事。往後,一些描繪日本的地圖或繪畫中出現掛在十字架上的天主教徒,可見這件事件成為震撼歐洲人的事情。
至於二十六名殉道者的鮮血,只是日本天主教徒被迫害的第一滴血……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 勞加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