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四
2021年08月05日
第C03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心 曲)風雨同行

風雨同行

連日大雨滂沱,家長、學校、氣象部門、教育主管機構忙成一團。停課、紅黑雨、氣象播報等熱門詞,撐破臉書、朋友圈,掀起了議論“責任”的巨浪。這雨,若然持續三五場,勢將惱煞卿卿愁壞君,“哇呀呀”氣炸人。

記憶中的雨天,充滿歡聲笑語。幾響破山疾雷,一陣狂風驟雨,厝邊泥潭路邊坑,瞬間化為“泛舟”的江湖。眼見坑坑窪窪水位漲,我們的玩興也隨之高漲。玩累了,便齊齊掏出寶物,對着紙製舟船“噓噓”。帆船型、貨輪型、龍舟型、軍艦型紙船,隨即傾斜側翻,浮沉於風雨人間。

《鐵達尼號》以郵輪觸撞冰山為背景,敘述富家女露絲和窮小子傑克不顧世俗偏見,勇敢相愛的故事。“永不沉沒”的鐵達尼號面臨沉船的命運,兩人剛剛萌芽的愛情也面臨生死劫。那段台詞:“Rose, winning that ticket was the best thing that ever happened to me. Promise me you will survive, you will never give up. No matter what happens. No matter how hopeless......You jump, I jump.”賺盡天下有情人的掬掬熱淚。

童年無憂慮,身外風雨,自有父母遮擋。待到升為人父,面對風雨襲來,總須傾力應對。歡快的“小麼小二郎啊,背着書包上學堂,不怕太陽曬,也不怕那風雨狂”從此漸行漸遠。年復一年,習慣了風吹雨打烈陽曬,對歲月靜好和負重前行,便多出幾分認識。

從幼稚園到小學三年級,風雨無阻與子同行。九分鐘的步程,東張西望中——有春燕銜泥築巢屋簷;有黃皮果熟低垂柵欄;有紫荊玉蘭枝椏互蔭;有老伯大叔博弈正酣。這一路風景,連同街頭蛋撻香,父子嬉鬧撓癢癢,合成了平凡生活的別樣素材。

猶記得幼稚園放學時,小子仰視天穹,正經地問:月亮奶奶,你來我家吃粉蒸肉吧。有一回逗他:爸爸走累了,唱首歌聽聽。望着紛飛的毛毛雨,小子悠然回應:還是不唱吧,我怕歌聲被雨淋濕。

關於《荷塘月色》中的名句:“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着些白花,有婀娜地開着的,有羞澀地打着朵兒的……。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文論家有解釋:以“花香”比“歌聲”,把嗅覺當聽覺,屬通感手法。運用不同範疇的事物打比方,主體與喻體須有相似點,超出這個範圍去感知體味,這是通感的藝術魅力。

歌聲被雨淋濕?小子的表述,有何意蘊?老子我拿捏不準。

從小小班到三年級,六載接送情依依。新學期自個上學,風雨蒼黃君獨行,言語可以“通感”,路上切莫貪玩。

劉景松

2021-08-05 劉景松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36403.html 1 (心 曲)風雨同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