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下半年經濟復甦或靠內需
香港二一年第二季GDP遜於預期,按年增長7.5%。雖然第二季GDP延續强勁的同比升幅,但經季節調整後的GDP按季收縮1%,且多數板塊的表現仍然較一九年同期水平為低。
細看GDP的組成部分,本欄主要有三個體會。第一,首季度支持GDP的兩大因素,在第二季繼續推動經濟復甦。具體而言,雖然第二季政府消費開支和貨物出口的同比升幅分別收窄至2.9%和20.3%,但與一九年同期水平比較,仍分別上升13.2%和17.7%。一方面,疫苗的快速推廣,以及寬鬆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延續,持續提振外需,從而繼續為香港經濟帶來強勁的支持。另一方面,香港二一/二二年財政政策較預期寬鬆,亦繼續推升政府支出。
第二,消費和企業投資情緒的復甦動力仍較溫和。具體而言,私人消費支出及固定資產投資有所反彈,分別按年增長6.5%和23.7%,但較一九年同期水平仍然分別低8.3%和3.5%。實際上,六月零售銷售額的升幅亦不及預期。
第三,在政府維持防疫措施尤其是旅遊限制措施的情況下,經濟復甦仍然不均衡。具體而言,受旅遊業冰封的拖累,服務出口第二季按年增長2.6%,但較一九年同期水平低43.3%。
由於香港政府短期內不太可能推出更多紓困措施,同時發達國家逐漸重啟經濟,本地財政刺激及外需為香港經濟帶來的增長動力或已見頂。因此,展望下半年,經濟的增長動能可能主要由本地消費及投資推動。由於失業率(跌幅超乎預期,並跌至逾一年低位的5.5%)、本地疫苗接種率持續上升,以及政府推出電子消費券(規模達到 360 億港元或一九年零售額的8.3%),本欄預期本地消費將進一步復甦,從而支持營商環境進一步改善,並推升固定資產投資。
不過,經濟更強勁復甦的前提是防疫措施尤其是旅遊限制措施進一步放寬。近日香港放寬對多數地區旅客或本地居民的入境限制,惟旅遊氣泡的推出或難在短時間內落實,因內地疫情反撲,同時澳門亦出現確診病例。從正面的角度來看,迄今為止,超過 40% 的香港人口接種了至少一劑疫苗。考慮到近日私人企業推出的獎賞計劃,本地接種率可能持續上升,並有望在九月份達到政府70%群體免疫的目標。這加上本地保持零確診,意味着年底邊境有限度的重開仍然可期。
總括而言,假設下半年香港能夠與中國內地及澳門有限度地通關,本欄預計保持全年經濟增長5-6%的預測不變。
華僑永亨銀行經濟師李若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