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建澳三建議倡科技防疫
【本報消息】因應本澳八月三日出現新冠確診個案,特區政府隨即將確診者的密切及次密切接觸者作醫學隔離觀察,同時啟動全民核檢並於三天內完成,措施果斷。民眾建澳聯盟副理事長吳鴻祺指出,首輪全民核酸檢測結果全部均屬陰性,惟是次確診個案感染的Delta變種病毒株,傳染性及破壞性相當強,正如當局多次強調現時仍然未能鬆懈,期望當局結合科技手段盡快完善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民安全。
官商合作尋蹤跡
吳鴻祺指出,當局現時除需繼續留意密切及次密切接觸者狀況外,還需對確診者出行軌跡及接觸環境採樣檢測,現階段已檢測出八個環境樣本呈陽性。同時,當局正追蹤與確診者於七月二十七日及八月一日同乘三個班次的巴士乘客共一百四十九人,人數眾多,依現時刊登告示的做法追蹤需時,認為即使澳門通卡未必全部實名登記,但當局可與相關公司協商,追蹤該批澳門通卡消費軌跡,加快追尋有關人士並作進一步觀察,以釋除社會大眾疑慮及擔憂。
另一方面,發現確診者至今已過數天,直至八月八日才開始追蹤同車乘客,顯示本澳防疫工作仍存在缺口。為此,提出三點建議,期望當局盡快完善本澳防疫工作:一、善用科技,在公共場所特別是於公共部門及公共交通工具內,增設電子設備掃描健康碼作登記,倘不幸再次發現確診個案時,能快速跟進相關接觸者;二、加強跨部門及公營機構協作,在防疫工作中加入民防機制,仿效風災及水災做法,在出現公共衛生事件時即時協調有關部門及機構配合防疫工作,提升成效;三、進一步落實電子支付工具的實名認證制度,在需要時可加速協助有關部門追尋密切接觸者。目前疫情仍在世界各地擴散,澳門亦無法獨善其身,期望特區政府盡快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堵塞漏洞,以應對越發難測的疫情變化,保障全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