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發現系外行星
外太空對於人類來說探索是永無止境的,美國太空總署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目前正重新建立系外行星大氣層進行實驗,以便更好地了解太空之外的系外行星情況。
國際天文學團體日前發佈消息稱,利用美國TESS航天器確定了四顆圍繞一對相關年輕恒星運行的系外行星,這些恒星被稱為TOI 2076和TOI 1807。天文學家認為,這些系外行星可以提供關於行星演變的鮮為人知的細節,這兩個系統中的行星都處於其生命周期的過渡期或青少年階段。歐洲太空總署亦發佈消息稱,科學家們在研究一對以前已知的圍繞一顆遙遠的恆星運行的行星,意外發現第三顆系外行星在該恒星上運行。
天文學家稱,這些行星被描述為不是新生的,但也沒有安定下來。天文學家希望更多地了解處於青少年階段的行星可以幫助他們了解其他系統中的老年行星。TOI 2076和TOI 1807距離地球大約一百三十光年,它們之間有大約三十光年的距離。這兩顆恒星分別位於北方的牧夫座和獵犬座。這兩顆恒星相距太遠,無法相互繞行,但它們有共同的運動,表明它們是相關的或從同一氣體雲中誕生,均是K型矮星,即橙矮星,光譜類型為K,亮度分類為V的恒星。與此同時,這兩顆恒星都經歷過恆星耀斑,能量大得多,比太陽產生的耀斑更頻繁。這兩顆恆星產生的紫外線也比它們達到太陽的年齡時多出十倍。
天文學家指出,太陽在過去的某個時期可能同樣活躍,這些系統可以為了解我們太陽系的早期狀況提供一個窗口。TOI 2076最初是由天文學者亞歷克斯·休斯在英國拉夫堡大學的一個本科生項目中發現的,當時該研究小組發現了三顆“迷你海王星”,它們是在地球和海王星直徑之間圍繞恆星運行的世界,最裡面的行星被稱為TOI 2076 b,大約是地球的三倍,每十天繞着恆星運行一次,TOI 2076 c和d的大小都是地球的四倍多一點,每十七日圍繞恒星運行一圈。
天文學家表示,TOI 1807只有一顆已知的行星,叫做TOI 1807 b,每十三小時繞其恒星運行一次。天文學家還特別指出,具有如此短軌道的系外行星非常罕見,而TOI 1807 b是目前發現的最年輕的例子。
美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