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糧價漲幅十年最高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食品價格指數顯示,五月份一籃子穀物、植物油、肉類、乳製品和糖的食品價格指數,漲到十年來最高水平。現時要養活全世界人口的成本,是多年來最昂貴的。
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豆油的價格比一年前高一倍以上,在工農業、醫療、食品工業上有廣泛用途的乙醇,還有豬肉的價格,上漲了四分之三;五到六成漲幅正在影響粟米、棕櫚油、咖啡、糖和其他食用類商品。小麥及全脂奶粉的漲幅算是較少,但都在兩成以上,連飼料也漲了一成半,甚至船運費也在不斷飆升中。追蹤各大洲之間船舶運費的波羅的海乾貨指數,處於二○○八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食品價格一直是周期性的,過去一年的不正常漲幅,固然是同大流行疫情有關。糧食出口國出於安全考慮,減少出口;進口國出於同樣理由,增加進口,囤積後備糧。不過,《彭博觀點》認為,即使世界回復到大流行之前的正常狀態,隨着中國人收入增加,他們對蛋白質的需求上升,加上非洲豬瘟揮之不去的影響,雖然“糧食及農業組織”的食物價格指數上月稍稍回落,但估計目前的升勢不會停止。這情況對世界最貧窮的人口會造成極大傷害。
中國是糧食進口大國。疫情期間,領導人意識到糧食依賴進口的國家安全問題,習近平主席呼籲全國人民切勿浪費糧食,於是就有了舉國上下實行“光盤行動”的宣傳攻勢。
《彭博觀點》的作者認為,未來糧食價格會繼續上漲的其中一個理由,除了中國對蛋白質食物的需求不斷上升之外,還有印度對進口煮食油的依賴程度,讓人吃驚。
(人口大國需求殷:未來糧價一路向北 · 一)
沈 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