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安庭促江澳養老服務同步發展
廣東省政協澳區委員、議員鄭安庭認為,江澳兩地已進入老年型社會階段,在社保養老領域遇到幾近相同的壓力和挑戰。希望兩地政府進一步圍繞並且發揮灣區聯動優勢,提升跨境醫養合作互補水平,促進江澳社保養老服務同步發展,不妨就具體工作的實施展開探索和研究。
建居民健康體系
鄭安庭稱,健康產業是事關國家發展和民生福祉的大事。大灣區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在發展醫療衛生事業方面具有先天優勢。在中央“健康中國行動”的精神指導下,以完善國民健康體系,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為目標。廣東省正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相結合的作用,穩步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居民健康保障體系。
作為本澳四大醫院之一的銀葵醫院,是高端優質醫療服務的旗艦。廣東銀葵醫院與澳門銀葵醫院一脈相承,旗下銀葵天心會的發佈,是民營企業對創新就醫模式的一次重要探索,廣獲本澳居民關注,皆希望兩地共同打造醫養結合智慧園區的示範項目。
多年前,江門市已研製《廣東江門大廣海灣經濟區發展總體規劃》,他希望當地政府對總佈局的一些項目功能與定位作出必要調整與充實,尤其是廣東(江門)銀葵醫院經多年的努力,整個園區已具規模,當落成使用後可與澳門銀葵醫院互聯合作,於實踐中提供經驗。
逐步推跨境養老
綜上所述,建議動員社會各方力量,發揮政府、社團、商會、企業等多方聯動作用,在銀湖灣濱海地區設置醫養結合、政府購買服務的社會保障跨境服務示範區。同時發揮江門市粵港澳大灣區合作駐澳門聯絡處和江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澳門服務點的作用,建立江澳共享大數據平台,完善線上服務,不斷拓展人社服務各項內容,加大力度放寬條件,逐步推進跨境養老和社會保障的政策銜接,創造條件允許回鄉養老的澳門居民於指定的江門三甲醫院使用醫療券診病,也讓某些澳門社福可回內地享受。
鄭安庭預期,江澳未來需要大量相關專業知識的人才,澳門需求更大,希望江門可積極與澳門有關機構、社團及大專院校合作,善用江門潮連島現有機構和設施,兩地合作搭建人才培養平台,為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中醫藥園的科技創新和長者護理等各專業培養人才,夯實基礎力量。並善用珠西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拓展銀髮產業,滿足長者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