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中學校慶活動啟動
【本報消息】創新中學十八周年校慶系列活動昨起啟動。校長崔寶峰指出,該校高峰時有五百多名學生,新學年降至二百多人,但回歸教育仍有存在價值,可幫助不適應正規教育的學生及在職人士。因應回歸教育學生及學校減少,政府宜建立規則及提供支援,要求回歸教育教師接受持續教育的專業培訓,並開辦更多相關課程,讓回歸教育學校更專業化。
系列活動新聞發佈會昨日下午三時半於該校舉行,由崔寶峰、高級主任梁曉燕等介紹活動詳情。
創新中學貫徹以“學生為本”的原則,重視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積極推行“新六藝”發展,涵蓋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公民素養、合作交流能力、自我發展素養及信息素養。
今年是該校成立十八周年,將舉辦系列精彩活動,包括“進德自強18KM”線上步行或跑步活動、全校競技同樂日、姊妹學校交流活動、生命教育活動、才藝綜合表演會等。期望藉系列活動展示教學成果,並弘揚及推廣中華文化,讓學生及社區人士對中國文化的傳承有多元思考,強化文化、歷史及藝術等能力。
對於回歸教育的發展情況,崔寶峰指部分適齡學生由於不適應正規教育教學方法及氣氛等,轉讀回歸教育,也有部分尚未完成中學教育的在職人士,會回到校園修讀回歸教育,故認為回歸教育的發展非單轉向社區教育、職業培訓。提到現時部分學校讓日校教師兼教回歸教育,此舉不太專業,因學有所長、術有專攻,回歸教育有自身獨特的教育理念、哲學及理論等,與傳統教學方式截然不同。政府宜規定教師具相關培訓及資格後,才能任教回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