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學習重創落後區人力資本
在發展中國家,食物佔家庭開支比例本來遠比富裕國家高,新興國民眾在大流行疫情下,飽受封城及無法正式工作,失去收入。如今再遇上糧價飆升,雙重夾擊下,無疑雪上加霜。
根據聯合國的數字,全球營養不良人數多年來一直拾級而下,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又開始攀升。影響最嚴重的是次撒哈拉非洲,然後是印度,第三是中東與北非……基層民眾捱餓,糧價高企的後果是嚴重的。
首先肚餓會引起民間騷亂。去年根據糧食及農業組織估計,全球至少一億五千五百萬人面臨嚴重飢餓,比二○一九年的二千萬人高出七倍以上。人們不會僅僅因為食物而暴動——事實上飢餓的人很少幹這回事,而是他們覺得社會不公義,剝奪他們獲取負擔得起的食物、攝取足夠營養的權利,這種不平等在疫病期間赤裸裸暴露出來。
憤怒和飢餓不會讓人沉默,歷史上有許多這樣的教訓,由古羅馬時期,到英國的黃金時代爆發的食品抗議,一九一七年沙俄彼得格勒爆發因麵包而起的騷亂,二○○七和二○○八年,美國次按危機引爆全球金融風暴,重創全球經濟。美國實施量化鬆寬貨幣政策,各地政府跟着印鈔,全球糧價飆升,印度及至少十四個非洲國家和其他地區爆發動盪。最近古巴的大規模反政府抗議,也是針對食品短缺。
每個國家與地區長期累積下來的問題,會因糧價飆升而引爆。發展中國家在今次疫情中,人力資本受重創:孩子們被拒於學校門外,在線學習對貧困及發展中地區的孩子們尤為不利,許多兒童實際上是停止上課。
在疫情中沒有資源居家“線上學習”的兒童,等於失學,未來人生發展前景堪憂。
(人口大國需求殷:未來糧價一路向北 · 六)
沈 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