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敬亦可厭的薛寶釵
學術界曾經歷過一個從階級鬥爭的視角去詮釋、定位古典文學作品的年代。當時,我們被告知《紅樓夢》是一部反對封建壓迫的偉大作品,賈寶玉和林黛玉是有着獨立、民主、自由意識的先進代表,而薛寶釵則是封建主義的衛道者,與她的姨媽王夫人一樣,都是佛口蛇心。時代轟隆隆地改變着,大家逐漸意識到,雖然我們邁入了現代社會,但複雜難料的人性,並未因此變得簡單。因此,我們開始重新閱讀《紅樓夢》,發現薛寶釵原來如此難以定義,大家不禁對她既崇拜又厭煩。
我們崇拜她,是因為她會說話、會做人、會辦事,可以在賈府人心叵測的環境下左右逢源。王夫人前腳冷面無情間接害死了伺候自己多年的丫頭金釧,後腳一把鼻涕一把淚對薛寶釵說自己是多麼器重珍惜金釧。薛寶釵說,金釧應該不是蒙羞跳井自殺,而是貪玩不小心掉井而亡,這番安慰的話正合王夫人心意。薛寶釵在自己的生日宴席上,儘管賈母讓她自己選,但她卻有意挑選賈母喜歡聽的戲曲、賈母喜歡吃的菜餚,深得賈母歡心。
我們厭煩她,是因為她太會說話、太會做人、太會辦事,以至於我們無法斷定,她種種言行究竟是出於真心還是假意,也就是林黛玉曾經一度認為她心裡“藏奸”。賈政的妾趙姨娘和她的兒子賈環搬弄是非、猥瑣狠毒,在賈府人見人恨,她的親女兒探春都對她厭之入骨。薛寶釵對他倆卻一直禮數周到,給眾人送禮時也沒有忘記這對母子。然而,有鑒於這對母子平日裡的所作所為,包括陷害賈寶玉,薛寶釵對他倆的禮數想必不是出自真心的尊重和喜歡。
薛寶釵因長期服用一種名為“冷香丸”的藥,加之其謹慎做人辦事的風格,因此讀者給她起了個“冷美人”的綽號。王熙鳳對薛寶釵的“冷”給出了一個精闢易懂的總結,薛寶釵是堅定不移地“不干己事不張口,一問搖頭三不知”。薛寶釵絕非壞人,因為她從未像王夫人或王熙鳳那般,直接或間接地害人性命。她深知賈府內部各個派系之間陰謀算計不斷,所以總是保持距離,不牽扯其中。她在賈府裡為數不多的幾次出手、發聲,要麼是因為王夫人明確委託不好推辭,要麼是牽扯到身邊至關重要的人,例如史湘雲和邢岫煙。薛寶釵的“冷”在於她“明哲保身”的處世之道,不得罪各方勢力的周全,也是為了不讓賈府的派系暗鬥燒到自己身上。
我們崇拜薛寶釵,是因為希望自己能掌握她高明的為人之道,因為現代社會的複雜程度不亞於清朝的賈府;我們厭煩她,是因為我們身邊一旦有這類八面玲瓏的人,就不免感到脊背發涼,因為這類人真心難測,為了穩住各方勢力,可以不辨是非黑白,讓本就複雜的生存環境變得更加混沌。一言以蔽之,我們既想成為這種人,卻又害怕身邊有這種人。
蔣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