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五
2021年10月01日
第C06版:澳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施家倫籲加大支援弱勢群體

施家倫、宋碧琪了解居民困難。

施家倫籲加大支援弱勢群體

【本報消息】持續近兩年的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衝擊澳門經濟,也給社會帶來深刻反思。議員施家倫表示,在重大公共衛生危機中,弱勢群體的風險防控能力最低,以失業人士、低收入者、雙失青年、獨居長者和老人、殘疾人士、長期病患者等為代表的社會弱勢群體,其疫情下權益及人身保障更需要維護。

全球疫情持續,高度外向型的澳門經濟遭受嚴重打擊,旅遊博彩業斷崖式下滑,施家倫直言,疫情對本澳弱勢群體及其家庭帶來的影響無法量化,一方面是經濟不景氣下延伸入不敷支的生活負擔和經濟困境,另一方面是自身健康風險和來自多方的精神和心理壓力。

他認為,本澳近年不少弱勢家庭面臨嚴峻困境,部分個案更趨向隱形,更甚的是一些被邊緣化的群體更易衍生厭世情緒;疫情發生以來,本澳自殺案件不在少數,關鍵時刻更應多關注弱勢群體,加大對其等的支援力度。

新一波疫情近期再次拉響警報,第二次全面核酸檢測又一次啟動。對比起第一次政府的手足無措,第二次核酸檢測站增加“關愛站”,為包括八十歲或以上長者提供核酸檢測專道。

施家倫連續三日在各站點支援前線工作,組織百多名義工連續七十二小時協助居民做好核酸檢測工作。很多居民質疑“關愛站”八十歲界線的訂定,期望年齡進一步下降,開放給其他亦有需要的長者使用。

亦有許多弱勢群體在關鍵時刻向有關當局求助,但電話打不通,查詢無果;也有許多不懂得使用電子設備的居民不懂預約,在站內與工作人員發生衝突,許多類似個案,令居民倍感彷徨和無助,顯現有關當局對弱勢群體需要更針對性的支援及周到安排。

或現失業潮備應對

施家倫表示,有學者認為疫情以來,弱勢及基層居民生活最受衝擊,且就業環境惡化。最近就業調查反映本地居民失業率下跌,就業情況有改變,難免與居民直觀感覺有落差;亦有人斷言倘疫情仍然反覆,年底或有機會出現失業潮。

他建議當局準備好預備方案解決未來要面對此類問題,保障全澳居民,尤其是社會弱勢、基層群體的權益,特別是保障市民的就業權益,適當推出針對性支援措施。疫情期間的心理輔導求助有明顯上升趨勢,建議當局針對社會弱勢群體,特別一些隱形個案,開展多舉措心理輔導支援並適時檢視成效。

面對疫情的衝擊,包括全民核檢、封區、收緊出入境等防疫舉措的實行,特區政府應當總結過去問題和經驗,在有關措施中體現對弱勢群體的針對性照顧和細心安排。

2021-10-01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47437.html 1 施家倫籲加大支援弱勢群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