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五
2021年10月01日
第C06版:澳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公民有計傾”探討防疫漏洞

(左起)張耀鴻、林玉鳳。

“公民有計傾”探討防疫漏洞

【本報消息】本澳疫情近日再次出現新變故,全民核酸檢測再次啟動,網上時事節目《公民有計傾》邀請上海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講師、“病毒知識網”創辦人張耀鴻分享抗疫經驗,共同探討本澳新一輪疫情及背後值得檢討的每個細節。

張耀鴻表示,雖然衛生局或各方都給予足夠的指引給前線人員,但前線保安人員很多時都因為語言的不通而存在理解上的誤差或障礙,導致很多指引未能執行好。前線保安人員的管理文化亦與是次的漏洞有關,因為保安人員很多時都被要求執行一些臨時性的防疫工作,相對一些專業人員而言,前線保安並沒有接受足夠的防疫培訓,亦是防疫漏洞的成因。

考慮電子化防疫

主持人林玉鳳對本澳的防疫工作是否有“閉環”存有疑問,因為自隔離政策實行以來一直相安無事,認為若果一直都沒有“閉環”處理而依靠運氣而沒有出事,現在就要開始實行“閉環”措施。但如果是在“閉環”的情況下仍存在漏洞,則須檢討相關的漏洞,應考慮更電子化的防疫措施,減少與被隔離者的接觸,如開發一個電子填寫防疫數據的系統,不需要保安人手檢測體溫。

在疫苗接種的議題上,林玉鳳認為,政府雖然為疫苗接種者購買意外保險,但在眾多疫苗出現過敏症狀的情況下,難以獲得理賠,而且最近的確診個案都已完成疫苗接種,令居民對疫苗的有效性存在懷疑等種種因素,令民眾不願意接種疫苗。

張耀鴻則稱,其實疫苗另一個作用是減輕患者的症狀,降低醫療系統的負荷,足夠的疫苗接種率也可以讓政府在做抉擇時更有信心,譬如停課、停工的範圍和時間,加快疫後經濟恢復。

增全民核檢效率

鑑於全球疫情仍然嚴峻,日後可能仍會有全民核檢或分區防控措施。兩人都同意,當局應繼續提升全民核檢的效率,不但能夠盡早發現潛伏患者,杜絶傳播鏈,減少防疫對經濟民生的負擔。張耀鴻亦建議,當局可參考內地在小區設置核檢街站的做法,日後一旦有需要,可先行在本地的部分小區試行,或可利用輕軌站作為核檢站點,使全民核檢的網絡更為深入便民,有利於精準防控。

林玉鳳建議,需要接觸隔離人士的前線人員及非前線人員在共用資源或場所上應該分流,減少傳播風險。張耀鴻稱,若在最理想的情況下是需要分開的,但若果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就要做好管理,譬如錯峰使用,需要做好消毒工作,才開放給下一批前線人員使用。

他又建議,衛生當局應定期收集並重視前線人員提出的意見,例如定期開檢討會,因為沒有人會較前線人員更清楚政策上的漏洞,“疾控中心”需要成為一個擁有傳染病學專家的獨立公共衛生部門,而不應是由負責臨床的衛生局統籌,長遠而言亦可以培育本地的人才進行防治傳染病的工作。

2021-10-01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47436.html 1 “公民有計傾”探討防疫漏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