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旅遊湊足疫苗接種率
我覺得現在用錢或假期獎勵居民去打疫苗,似乎已經沒有甚麼用。用數據或減低重症和死亡率也沒有用,因為從情感上說,凡是打過疫苗而照樣感染的個案,大家都會把問題歸類為“打疫苗沒有用”,任你講甚麼科學數據也不會有人信,理性的人或者尚可以說服,但感性的人就是這樣理解事情。這也很科學,如果你同意心理學也是一種科學的話。
現在影響居民打疫苗的因素,我認為首先是大家都怕副作用和發生意外,又是那個問題——哪怕只有一宗半宗意外,大家就會打退堂鼓,情況如同有那麼一兩個確診個案出現,地方之間也不得不限制出入境一樣,大家都害怕。因此,如果希望那些情感主導的人們願意打疫苗,要麼你發訊息說,現在有一些副作用極低的疫苗,不過功效一般,但湊足疫苗接種率之後,便會開放更多旅客進來,亦方便自己出外旅遊,那麼這一兩針就可能有人比較願意打了。
若能證實打疫苗不太傷身,我想大家都會願意打。主要是這疫苗出來的時間太短,大家仍然在觀望,希望有更好的產品面世。當然,如果說不打疫苗不讓你出境,可能大家就會急急腳去打了。從早前的記者會看,領導們似乎還未打算用這種含威逼成份的措施。不過,我覺得從情感角度出發,大家都想去旅行,如果說疫苗接種率高了之後,居民旅行回來可以減少隔離時間,或改用其他防疫措施,相信很多居民也會配合吧。
以我自己來說,假如打足了疫苗,從新加坡回來只需要一周隔離,再加上其他沒有那麼嚴實的限制,可能再過一年,我就會忍不住飛過去玩一兩周吧。打一次疫苗省卻七天隔離,我又覺得好值得。不過,當然有個先決,例如總接種率已經到了九成那樣,那麼我也會跟着打針,當眾籌把接種率湊足吧。
陸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