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心治療 消除恐懼
隔離病房醫護視患者如親
【本報消息】本澳採取“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措施嚴控新冠疫情,醫護人員一直堅守防疫前線,對於收治新冠患者,除藥物治療外,更關注其情緒發展,醫護人員“視患者為親人”,提供正確疾病知識,消除恐懼,鼓勵積極配合治療和隔離措施,或能增進療效。
密切監測病情
仁伯爵綜合醫院胸肺科顧問醫生莫天浩表示,新冠患者會收治負壓病房,每日密切監測其生命體徵、血壓、血氧、體溫等,病房內設有大量儀器讓患者可自我監測,醫生根據患者臨床症狀等了解患者病情變化,透過X光片判斷患者病情。如輕症患者祇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一般可對症處理;若患者病情惡化,出現呼吸衰竭等,就需上呼吸機或人工肺部,醫院相關設備完善。醫院曾收治一例新冠重症患者,透過熟手、經驗老到的醫護人員插喉及上呼吸機,能大大減低院內醫護人員感染風險;院方至今收治的新冠患者以輕症居多,大多數治療後康復出院。
藥物治療方面,自去年疫情起不斷與時並進,醫院初期曾採用抗愛滋病或瘧疾藥物,目前根據世衛研究對重症有效的是激素治療,或有效減低重症死亡率,院方密切留意是否有新治療藥物和消息等。
關顧身心需要
患者或有情緒問題,醫生護士透過電話了解患者需要,進行心理輔導;若患者達到出院標準則會進行康復隔離,康復者出院後透過門診跟進其身體情況;門診和隨診服務能為病人提供康復治理。
有打針抗體高
雖然是次新冠疫情以輕症患者居多,但不能忽視,由於病毒傳染力強,死亡人數相對“非典”嚴重。加上本澳出現Delta病毒確診個案,呼籲居民繼續接種新冠疫苗,對個人而言接種疫苗能減低重症和死亡率。本澳近期出現群組感染個案,患者之中有接種新冠疫苗,兩者開頭抗體相約,觀察一段時間後,有接種人士的抗體顯著升高,亦未出現明顯重症,認為疫苗有一定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