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一
2021年10月04日
第C07版:視野
澳門虛擬圖書館

文科生是否已走向末路?

文科生是否已走向末路?

“選理科比較好,唸完理科後不喜歡能在大學時候轉回文科科目,反而唸文科就是‘不歸路’,以後也只能一直唸文科。”“我知道自己的成績足夠唸理科,但就是想證明給大家看,成績好的學生也會唸文科。”“其實我早知自己不是理科的材料,不過要逞威風嘛,所以也硬着頭皮選了理科,結果才落得今日這結果。”……以上這些說話,全是我在中學階段時遇到過的真實對白——雖然距今已有一段不短的日子,但令人難過的是,這些話語當中所隱含的價值批判,今天依然不難找到。

有關文理科之間的爭論不是新鮮事,特別是在實施文理分科的大中華地區,大家的思想也早被二分,非把文、理科放在天秤兩邊決一高下不可。幾個月前,一篇題為《關於我國人口轉型的認識和應對之策》的論文(下稱“論文”)面世後,令這個“生死對決”再被放上枱面。雖然論文中涉及不少論點,如提倡開放及鼓勵生育、推廣儲蓄、控制房價、推進養老制度等,但文尾談到促進科技進步時,一句“未來我國由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不是一句空話,而需要實實在在的支持…… 要重視母親和少兒的教育;重視基礎教育,提升教育覆蓋面、教育公平性;重視理工科教育,東南亞國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結果“論文”中其他內容沒有受到太大重視,反倒是關於文科生的這句激發不少人作反駁。結果,單是“#文科生太多會影響國家發展嗎”這話題,在微博上的閱讀量就超過三點二億次,反應熱烈。

當文科生遇上“中國製造2025”

“論文”所引起的熱烈反應背後,其實反映出社會長久以來對有關議題所積累的好奇。但這一“千古辯題”的爭論,往往離不開一套“理所當然”的推論︰理科所能銜接的專業工種較多,如醫生、工程師、科研人員等,發展出路較廣,而更重要的是,這些工種的收入往往比文科的對口職業來得更高;說穿了,就是一套“出路決定論”。

然而,這套“出路決定論”並不完全是印象批評。而“論文”當中的觀點,也多少是建基於一套更宏大的論述之上。

據二○二○年七月九日發佈的“2020年就業藍皮書”,不同的學科可以被劃分成“綠牌專業”、“紅牌專業”︰前者指的是失業量較小,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高的專業,為需求增長型專業;反之,後者則是失業量較大,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低的專業。而藍皮書中指出,該年度的“本科綠牌專業”為資訊安全、軟體工程、資訊工程、網絡工程、電腦科學與技術、數位媒體藝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等科系;至於“紅牌”則由繪畫、音樂表演、法學、語文教育、化學等學科包辦,而且這些科系已上榜三年。換言之,亦即是綜合過去三年數據,這些學科的學生都處於“搵食艱難”的窘局。另外,《3小時讀懂現代中國》一書亦展示了不同學科畢業生的就業率,軟體工程以百分之九十六點七遙遙領先,能源工程、電子工學、護學等理工科系則緊追在後,而文科科系主修中排名最高的財務管理位居第十七名,不過“純文科”的文學、歷史和哲學則連排名都擠不進去……

以上這些真實數字必須放置到一個更大的脈絡中去解讀,二○一五年發表的“中國製造2025”或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它記載了由國家主導培育的十大策略產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業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理工科系以壓倒性的姿態壟斷。而且,當中不少重點都集中在化工業,銳意要發展以智能化為基礎的“工業4.0”,種種因素綜合,無不是指向同一個結論︰科技創新乃國家之重點,而在這藍圖中,文科不是重點。

文科生要如何“反擊”?

如此時代背景,難免令人對理科青眼有加,但文科生是否要走到末路?恕我未能同意。

誠然,創科技術主導國家發展是未來一段長時間裏的大勢,對理科人才的渴求亦只會有增無減;這一片光明的前途又會反過來吸引更多人選擇理科,此消彼長下,文科生會變得更弱勢。但請不要忘記,當下我們所身處的,除了是創科年代,更是全球一體化的年代,所以,假如國家想要富強、擁有既廣且深的發展,單單在以國為單位的比賽中跑得最快顯然不足夠,要做到的,更是如何在國與國之間合縱連橫,在以同盟、夥伴為單位的項目中攜手跑得更遠。而一旦我們將着眼點由“快”轉變為“遠”,文科生的角色亦會大為不同,因為要在國際舞台上站穩陣腳,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力、跨領域學習的能力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文科所培育的批判思維、表達技巧、思辯、語言能力正好能作為穩固的基礎,令文科生有力一拼。然而,若然文科生想來一個更徹底的“反擊”,除了以上所提及的“文科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拋開“文理二分”的過時觀念,不再以“文科生”的身份劃地自限,而要主動去擁抱與互聯網發展的相關知識,例如編程、數據分析、區塊鏈技術等。在本來的學科優勢上,再為自己加添能在科網年代站得住腳的技能,才可在芸芸“純文科生”、“純理科生”中突出自己,做到無往而不利。

沒有人會否認我們身處在一個創科年代,然而,卻也沒有人能否定文科為社會所締造的價值。在百分百創科發展的道路上,文科生或許沒有佔太多位置,不過,這世界從來都沒有絕對——絕對的文理之分,絕對的弱勢等,其實都只是我們編作出來說服自己停止進步的借口。在多元發展的大趨勢裏,文科生有其角色和身位,具備網絡技術的文科生更是不可多得的通才。文科生的路一直都在,端看你是否懂得善用自身的優勢,不斷裝備自己,才可走好這條多元發展的康莊大道。

高 嵐

2021-10-04 高 嵐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48046.html 1 文科生是否已走向末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