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九市首三季賣地攬金四千億
【本報記者廣州電】好地研究院發佈數據顯示,今年首三季,大灣區9市共成交涉宅地(含商住地、租賃用地,下同)292宗,成交建面4,425.3萬平方米,成交金額4,258.8億元(人民幣,下同),每平方米樓面均價9,624元,平均溢價率12.3%。
穗宅地出讓金居榜首
其中,廣州市成交涉宅地出讓金達1,678.5億元,位居榜首,佔大灣區總出讓金的39.4%。成交建築面積1,269.6萬平方米,同樣位於榜首,佔大灣區成交總建面的28.7%;佛山市(783.7億元,779.5萬平方米)排出讓金、成交建築面積第二位。出讓金排第三位的是深圳市(613.7億元),成交建築面積三位是東莞市(453.2萬方)。珠海前三季成交8宗土地,成交金額111.6億元,樓面均價8,999元,溢價率16.74%。
首三季,中海以404億元奪得大灣區拿地金額冠軍,二至十位分別為越秀、保利發展、萬科、華潤、龍光、碧桂園、粵海、保利置業、中旅投資。拿地建面最大是保利發展,總計266.2萬平方米,二至十位分別為越秀、萬科、碧桂園、中海、華潤、萬達、新鴻基、華僑城、寶龍。
九月廣州和深圳迎來今年第二批集中供地拍賣,兩地經歷“冰火兩重天”。其中廣州48宗地集中出讓,僅23宗地成交吸金569.4億元,25宗地流拍,較首輪的906億元銳減近4成;深圳掛牌的22宗宅地,有21宗地成功出讓,17宗達到最高限價,共攬金453億元。
同為大灣區一線城市,兩地土拍卻落差巨大。專家認為,一方面,深圳過去在宅地供應較少,供不應求,此前廣州的土地供應一直比較充足;另一方面,深圳二次供地調整溢價率,開發商的利潤空間有所增加。
拍地遇冷出讓條件嚴
房地產專家鄧浩志分析,廣州土拍遇冷,一是房企普遍資金緊張,擴充土地儲備已不是當前多數房企的首要任務,保衛企業現金流才是王道。二是房企對後市預期偏看淡,不敢在當前售價基礎上給予太多的漲價期望。
三是不少地塊有苛刻的出讓條件。比如廣鋼地塊,要求拿地房企配建並運營廣鋼公園,公園的投入及後續運營成本不可小視;又比如南沙的地塊,要求套數50%銷售對像為無房家庭。這種情況所有房企都是第一次面對,特定市場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