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認真落實“愛知目標”
針對中國在二十項“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的執行和完成情況,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八日表示,作為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中國認真落實“愛知目標”,明確各項任務和責任,目標執行取得積極成效。“愛知目標”執行的總體情況好於全球平均水平。
三目標進展超預期
他介紹,二十個“愛知目標”當中,三個目標進展超越了“愛知目標”預期,十三個目標取得了關鍵性進展,四個目標取得階段性成績。
他提到,“愛知目標”是二○一○年《公約》第十次締約方大會上,國際社會為了應對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嚴峻形勢,制定的二○一一至二○二○年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二○二○年九月,《公約》秘書處發佈的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指出,雖然大多數締約方都積極地制定了本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和行動目標,在生物多樣性主流化進程等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但遺憾的是,“愛知目標”全球實現情況總體不夠理想,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趨勢還沒有根本扭轉,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壓力仍在加劇。
新目標需務實可行
他表示,回顧以往,一些經驗和教訓也是值得我們汲取的。一是全球目標設定既需要雄心,更需要務實可行。二是執行機制和保障條件需要完善,特別是要重視發展中國家在履約過程中的資金、技術和人才需求等。三是各締約方都需要重視和執行,也就是在進一步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執行方面要加強。
即將召開的COP15將討論“二○二○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總結過去十年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實施進展和經驗,為轉型變革帶來契機。趙英民還表示,在商定新目標戰略時,應該充分地汲取“愛知目標”執行過程中的經驗、教訓,既要提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雄心和信心,更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充分考慮目標的可達性、可操作性以及世界各國的發展差異,制定兼具雄心和務實的未來十年全球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目標和指標,提出切實可行的實現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