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 化
“神化”非“神話”,但人們總會無意識地進入“神化”與“被神化”的狀態中。
神化有一個被意識接受的過程。尤其群體意識的信任程度到達一定量化,被神化的物事或角色,可能會“顯靈”——相當有迷信色彩。但如果沒有靈異的事情發生,迷之信仰也難以為繼。否則,哪來的每日早晚三炷香,初一、十五吃素、唸佛、放生這些傳統延續呢?
我們無從得見的聖人、偶像也就罷了,但活生生的人物被神化並“顯靈”時,“神化”就是一個值得去探究的意識活動了。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林彪等人“利用廣大人民群眾崇敬領袖的感情,鼓吹毛澤東的話是‘最高指示’、‘句句是真理’、‘一句頂一萬句’等等,竭力宣揚對毛澤東的神化。”(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大事記一九六六年》)那時除了背誦毛語錄,家家戶戶的中堂、長途司機的車上、商店、學校,到處掛的是領袖的照片。
若干年後,仍是小屁孩的我,偶遇一位攝影師講述了他的某次親身經歷:數年前,市中心最大的照相館半夜走水,萬幸的是無人傷亡。第二天去上班的攝影師,目瞪口呆地收拾化為灰燼的倉庫時,發現灰燼中僅有一張領袖毛澤東的照片完好無損,驚異之下,不由得不信邪(神)——他說,這事無法解釋,我不信鬼神,但看着滿目焦黑的倉庫,那一刻也還是相信冥冥中有不可思議的力量。
我不是科學家,也不是神學家,只能借助相關書籍的闡釋:“人類思想會發射和接收磁力信息,每個想法都有特定的頻率。在突觸傳遞中。大腦的確可以通過在神經細胞中流動的離子流傳遞腦電波,而根據麥克斯韋方程,任何電流都可以產生磁場。”據此,是意識流形成磁場,而強弱與持久就看意識流的量化有多少。意識力越強形成的磁場——相應的結果越明顯。
可以說“神化”是人為意識活動的結果,向外求神問佛不如向內修心養性,神化自己。
古 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