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一
2021年10月11日
第C03版:藝海
澳門虛擬圖書館

望戲興嘆的日子

舞劇《杜甫》用絕美的舞蹈重現大唐盛衰

《白夜行》由中日美三國 優秀舞台藝術家共同打造

《化 · 蝶》的場景動人浪漫

望戲興嘆的日子

原以為會逐個星期改變應對策略的國際音樂節,最後也是全節取消了。找回原有的節目單一看,可能是因為內地樂團演出離澳後,要隔離十四日的措施,令很多樂團都沒法對應得上。沒有了內地藝術家的參與,音樂節的節目變得零零散散,取消也是無奈之事。有朋友是戲痴,常常來往內地及港澳看戲,這兩年香港去不成,便多了機會到珠海看演出,國慶的《化 · 蝶》在澳門演不成,他立即買了一家人的票,到珠海大劇院看他們十月底的演出,當是去個小旅行。但現在的十四日隔離仍在延續,亦沒法退票,不禁大嘆奈何。

說到去內地看演出,越來越受澳門劇迷留意。華發珠海中演大劇院的音樂劇《白夜行》便十分矚目。它是日本小說家東野圭吾最具人氣的作品之一,是推理小說的經典,日本和韓國均曾把它改編成電視劇集,在二○一八年更改編成音樂劇。令人好奇的是,這個頗為複雜的故事,如何能放上舞台相對固定的空間?《白夜行》的故事圍繞着一對有着不同尋常經歷的小學生展開。一九七三年,大阪的一棟廢棄建築內發現了一具男屍,此後十九年,嫌疑人之女西本雪穗與被害者之子桐原亮司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一個躋身上流社會,一個卻在底層遊走。他們身邊的人,卻接二連三地離奇死去。警員經過十九年的艱苦追蹤,終於真相大白。故事精彩之處,並非推理破案,而是兩位主人公身上那種永恆的純真和面對扭曲社會下的掙扎生存。《白夜行》首次全國巡演是在兩年前,當時北京、上海兩站巡演門票更是開賣三分鐘售罄,之後進行的巡演更是場場爆滿。十月底在珠海演出,澳門觀眾有沒有眼福,還是未知之數。

另一個機會十分渺茫的,是在今個周末演出的舞劇《杜甫》,通過具有新穎、獨特和富有漢唐特色的舞姿體態、宮廷服飾、人物神情、舞蹈韻律法則,讓我們在千年之後,依然能欣賞到這不可多得的唐風美韻。《杜甫》是由重慶歌舞團打造的內地首部“詩聖”題材舞劇,曾榮獲第十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意象化地呈現了“詩聖”杜甫顛沛流離的一生。

文:晴 舒

2021-10-11 文:晴 舒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49366.html 1 望戲興嘆的日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