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溯源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已近兩年,感染人數已突破二億。可是,如果計算那些感染了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被確診的患者,真正的感染人數可能是數以倍計的。
不過,正是這樣突如其來的疫情,激發起人類面對逆境的強大能力。只花短短數月,人類已經研發出疫苗,從傳統的滅活模式,到新技術mRNA模式,都已用於現實世界的防控工作,不少國家或地區疫苗接種率幾近九成,早就實施了所謂“與病毒共存”的方式來應對疫情。
人類雖然在疫苗研發和應用取得了重大的進展,但是對於病毒的溯源卻因為政治問題而顯得一籌莫展。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社會傾盡全力試圖去“歸責”中國,以此來掩飾其早期抗疫的不力。這令病毒的溯源工作變得政治化,可想而知的是,帶着特定目的去追尋病毒的本源就是緣木求魚,怎能取得進展和結果呢?
不過,還是有一些良心的專家本着科學求真精神,在如此艱困的國際政治環境中,取得新冠病毒溯源的重大成果。生命科學專家王立銘在每月發佈的《巡山報告》裡,介紹了人類在新冠病毒溯源工作最新的進展。
王的結論非常清晰:新冠病毒不可能源自實驗室,病毒大概率像SARS和MERS一樣,都是來自蝙蝠。不過,這次引爆人類大規模的感染,並不存在於一種“中間宿主”,SARS的果子狸和MERS的駱駝這些“中間宿主”根本不存在,人類是直接從蝙蝠感染新冠病毒。當然,至今科學界仍然無法弄清楚其具體的感染途徑。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兩年前在武漢首次大規模爆發前,病毒早就在世界各地發生小規模的傳播,才讓病毒逐漸演化出適應於人類傳播的生物學特徵。
這期《巡山報告》關鍵訊息在於:證明蝙蝠身上的病毒無須通過“中間宿主”,直接就可以跨物種感染人類。這點重大發現對人類往後的疫病防控工作敲響了警鐘,不能掉以輕心。
陳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