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一
2021年10月11日
第C09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筆雯集)屙尿遞廁紙說“之”字

屙尿遞廁紙說“之”字

又屆交稿的時候了,要寫些甚麼?腦裏還是一片空白,隨手執起即日的報紙看,發覺“今時唔同往日”,但並非說“一個酸梅兩個核”。不同的地方在於遣辭用字方面,某些字偏多,某些字似乎絕無僅有,特別是國際時事新聞,“的”字相當多,而“之”字則相對少了。譬如本月九日的〈要聞〉頭條,四分之三版面就只有一個“之”字:“‘康涅狄格號’是目前美國海軍現役三艘‘海狼級’核動力攻擊潛艇之一。”只此一“之”字。另外四分之一篇幅也有兩個“之”字:“這個工作組將成為中情局設立的十多個任務中心‘之’一”;“雙方討論了美印‘之’間安全”。至於第一版,全版報道“澳增兩例新冠確診”消息的,就僅有“故認為安排所有從業人員再接受核檢也是安全‘之’策”的唯一“之”字。

猶憶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抗日戰爭後至五十年代間,粵港兩地流行文言、白話、粵語混合而成的“三及第”文化,“之乎者也”四字的使用率相當高,此所以說“今時唔同往日”也。

“之乎者也”是古漢語中常用的四個語氣詞。後來多用以諷刺說話或寫文章賣弄斯文,半文不白。據宋 · 文瑩《湘山野錄》載:北宋時,宋太祖趙匡胤下令大修都城。他視察朱雀門工程時,看見門城上面的門額有“朱雀之門”四字,便對趙普說:“為何朱雀門中要加上個‘之’字呢?”事實上,“朱雀門”三字足矣。正如本澳有個“三巴門”,巴黎有個“凱旋門”,要是寫成“三巴之門”、“凱旋之門”,馬上給人一個“屙尿遞廁紙”——不必要的感覺。

之,一般字典編入“丿”(撇部),而《說文》則歸“”(草部),因為它的原字是“”。徐灝曰:“之言滋也,草木滋長也。”因有上出義,引申為由此至彼之詞。

光緒三十二年,粵東聚文堂出版的《婦孺釋詞》,解釋“之”字:“之,嘅也。凡之字之上係死實字,則之字作嘅字解。如貓之腳、蠅之眼是也。佢也。凡之字之上係虛活字,則之字作佢字解。如用火煮之是也。作佢字解之字多用在句之尾,永無用在句首。然間有用在句之中間者,如教之寫字是也。”

冬春軒

2021-10-11 冬春軒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49399.html 1 (筆雯集)屙尿遞廁紙說“之”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