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二
2021年10月12日
第C06版:科技
澳門虛擬圖書館

神秘空洞惹關注

天文學家在太空中發現一個巨大的 空洞

“海上滑翔 機”的速度可 達每小時二百九十公里

神秘空洞惹關注

國際天文學團隊日前發佈消息稱,天文學家在太空中發現一個巨大的空洞,當時他們正在研究太空附近形成恆星的氣體塵埃雲的三維圖。銀河系內被發現的這個泡泡狀空洞的寬度約為五百光年的空洞,位於英仙座和金牛座中形成恆星的分子雲之間。天文學團隊認為,它可能是在約一千萬年前附近一顆恆星變成超新星時形成的。當時巨大的星體爆炸令氣體噴射出該區域,形成了這個空洞及其周圍由恆星組成的“英仙座——金牛座超級殼”。在這個巨大泡泡的表面,數百顆恆星正在形成或已經存在。

據了解,在天文學裡,空洞或巨洞指的是纖維狀結構之間的空間,空洞與纖維狀結構一起是宇宙組成中最大尺度的結構。空洞中只包含很少或完全不包含任何星系,一個典型的空洞直徑大約為十一至一百五十個百萬秒差距。天文學家表示,一九九四年的一次宇宙觀測列出了地球附近七百四十個百萬秒差距內的全部廿七個超級空洞。

寬度五百光年的空洞是如何形成,天文學早有理論支撐。天文學家指出,目前我們有兩種理論——要麼是超新星在這個泡泡的核心位置爆發,將氣體向外推,形成我們現在所說的“英仙座——金牛座超級殼”,要麼是數百萬年來發生的一系列超新星爆發隨着時間的推移形成了這個空洞。為了深入研究,研究團隊首次繪製出英仙座和金牛座分子雲的三維圖,之前的二維圖中沒有這個巨大的空洞。研究發現表明,這些此前被認為是獨立結構的分子雲實際上是由同一個超新星衝擊波形成的,同時通過這項最新研究,我們推測當一顆恆星走向死亡時,會經歷一系列超新星演變事件,最終可能導致新的恆星誕生。這三維圖是由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的研究團隊繪製,他們利用天基觀測系統“蓋亞”衛星收集的數據。

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的研究團隊表示,數十年來,天文學家一直能看到這些分子雲,但從來不知道它們的真實形狀、深度或厚度。與此同時,也不確定這些雲離我們有多遠。現在知道了它們的位置,只有百分之一的不確定性,這令我們得以看到它們之間的這個空洞。

美 子

2021-10-12 美 子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49581.html 1 神秘空洞惹關注 /enpproperty-->